《兄弟(第3版)》_精选读书笔记600字
余华的第几本作品,我不记得了,这本《兄弟》花了也快接近二十小时的时间吧。前一部分对于文革时期的描绘很精彩,书友们都是赞不绝口;后一部分对于李光头、宋钢、林红等不同命运的勾画似乎像一锅汤中少了把盐,说淡有如水,读起来冗长、乏味,甚至让人觉得无聊,脑洞太开。但我个人觉得,这是余华先生的用意,在不经意间让故事情节发生骤变、在稍不留神时让主人公命运得以不同。更重要的是,这种风格上的转变和文字上的“吊胃口”,会更容易让读者去思考、去对比前后的变化点,更能让读者去憧憬、去期待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这点很赞。一贯秉持的“余华风”依旧吹拂,依托着历史背景,讽刺意味深长,读起来幽默中不失深度,俗套中不缺风韵、七情六欲中不丢精气神儿、民族魂儿…让人笑、让人哭,叫人痛、叫人怒…用平白的语言、浅浅淡淡的勾勒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清清远远… 王小波说,“所谓严肃作品,在我看来应该是虽然写到了性,但不以写性为目的的作品。
所谓侧重点不同,
你拿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觉得性在文学作品中是佐料,
那么你肯定觉得这是一道丰盛而且饱腹的佳肴;
如果你纯粹为了性场面而看一部文学作品,
那不好意思你好像只是吃了一道口味很重的黑暗料理,你自己都吃不出味的东西,你怎么能告诉别人你的品味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