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园》_读书笔记700字
我还是很喜欢民国背景下的故事,每次看到这种年代,这批作者的书,总是让我感到如临其境,有千千万万的同感。
园子本无悲喜,而园中之人却把那妻离子散,悲欢离合演了个尽。倒叫我好想下辈子做一个园子,就如同那红楼梦中的玉佩一样,置身热闹,而不参与热闹,只去看周围这来来往往的人群,把他们的悲喜人生都记了去,与他们同悲同喜。
憩园的修建者杨老爷子说,到如今,我才知道,给儿孙们留钱财,而不留德行给他们,是靠不住的。可惜为时晚矣,那么大的园子,因为儿子们无德,有的只想着吃喝嫖赌去了,有的怕拖累只盼着卖掉分家产去了。这曾经的豪门大家转瞬就烟消云散了,只勉强过活。这三老爷更是穷困潦倒到天天睡庙里,偷饼填肚。最后凄然死于霍乱。
再看这新主人姚家,也是财大气粗,觉得自己不差钱,对那儿子拼命的溺爱,总觉得他还小,读书不着急,赌赌小钱也无妨,对人没有礼貌是性格洒脱。使这小虎年纪小小便懂仗势欺人,看钱说话。纵是地下人也看得清了,这以后就是个败家子。可他父亲还把他当个宝贝捧着,爱着,顺着,再舍不得说一点重话。可他自大惯了,竟想着去涨水的河里玩,最后却是尸首在哪都找不到。
看到他们的结局虽令人悲戚垂泪,但也并不是没了指望,杨家三老爷的小儿子,就懂事讲礼貌,学习也好,想来过几年也是能过的不错。姚家太太是位识大体有涵养的夫人,她腹中的孩子今后教养也不至于太坏。
想来巴金先生还是想说,世人都爱钱财,可也是钱财令他们家破人亡,最后什么也守不住,即使一代人守住了,可下一代再下代,没有哪一处财产能一直延续下去的。我们真正应该留给子孙的,是教育,是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