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_精选读书笔记1400字
默默耕耘的精神世界,对抗世俗的安心之所
一、始于世俗,高于世俗,复归于世俗
世俗一词,有六种指向:一指世间不知变通的、拘泥的习俗;二指非宗教的;三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四指尘世,世间;五指俗人,普通人;六指流俗,庸俗。
世俗的定义几乎将所有人都囊括其中,你我自然难以遗世独立,可自诩为高尚者却总是以高高在上的鄙夷姿态面对世俗,提之便似华贵的衣袍上沾上难以忍受的灰尘,将自己隔绝在一个自鸣得意的高处中洋洋得意,以高傲的姿态对他人的生活和社会的不公指指点点。
世俗,总与现实一词捆绑,做个俗人,现实点,不要异想天开,不要天马行空,不要对未来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要奢求不该属于你的美好,不要偏执的去追求能力之外的未来,现实点,认命吧,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活的过来人对你最由衷的指导。
众生皆俗,当你置身于人群中,我们便都是世俗人,无需辩解,不用否认。
但是,我们也可以超脱于世俗,只要不甘心于只有大家普遍聚焦的物质生活,去另一个世界里开拓,去另一个世界里徜徉,在那里,你就是你自己,高贵的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可以异想天开的自己,可以气吞万里如虎的自己,不干涉他人自由的自己。
这个世界,随你降世而出现,因你成长而潜力无限,若你耕耘,可以容纳和吸收你所有的期待和对世界的好奇。
周国平老师说,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是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扎根于丰富的精神生活。
如果你孜孜以求你的精神生活,如果你敏锐勤恳的耕耘你的精神世界,你就拥有一种可能,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可能。
二、精神与物质的平衡
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胡思乱想,人为什么需要工作?
需要以此获得足够的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社会定位?得到他人的认可?
生而为人,百年不过三万天。追求快乐,跟随本心应该来的更重要。
然而,生在尘网中,总得在各种盘根错节中穿梭往返,时而跳脱,时而沉沦,在跳脱与沉沦中浪荡一生。
所以时常会觉得矛盾,为了身体的舒服去奋斗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优越的环境;
也为了灵魂的自由去畅想,去徜徉,去追求真善美等让自己觉得愉悦的东西。
何者为主,何者为副,因时而动,却也时常会觉得混乱迷茫。
精神的贫乏让步于物质的富有,这是一种境界;
精神的富有坦然于物质的贫穷,这是一种境界;
精神的富有也坦然于物质的富有呢,是不是另一种境界?
没有任何一种境界,没有任何一种追求,必须要求物质的贫穷,关键还是在于你对待物质的态度。
追求精神的富足,安然于心灵的享受,不因物质的贫穷而失意颓废,也不因物质的富有而自得沉沦,在物质与精神之间获得一种让自己舒服的平衡。
唯有在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才能更好的在现实与精神当中穿梭自如,从而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精神的贤者。
愿你我都能够在认真生活,勇于面对现实之外,念起念动默默耕耘以建立起自己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尽情徜徉,安心享受,以自己舒服的姿态度过清心的岁月。
在现实生活中疲了、累了、倦了、厌了,就走进自己的小世界,以静悠的环境和深沉的思考,疗愈现实世界遭受的所有不公和挫折,解惑所有的迷惘和愁困,让自己精神厚重丰富、品格纯洁高贵、个性坚强独立、心境豁达通透、思维跳脱睿智、情感细腻磅薄、品性善良温和,让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走入人群,你我皆世俗;
处于独室,你我可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