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断舍离》_精选读书笔记_1100字

《断舍离》_精选读书笔记1100字

关于断舍离,只要能读懂书本里的东西,人就会自觉地行动,开始想收拾和处理东西、还原空间。

*如果你不想再吃了,

如果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

那就应该放下碗筷,不多吃也没问题。

因为,吃不吃饭我做主。

如果你不想再穿了,

如果这件衣服已经让你厌烦了,

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问题。

因为,穿不穿我做主。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

*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已经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了,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处理它,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东西本身留情。

*在开始实践断舍离时,要在计划的时间内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着手。单位越小,将物品从收纳柜取出来所花的时间就越少。这种小单位量的断舍离持续下去,不久就会变成大单位量的断舍离。

*别人的东西姑且不说,至少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

居住空间里的东西,其中80%是忘却物,目前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

他人轴,觉得东西是别人送的,或者为了留个与他人的纪念而储物。

物质轴,觉得这东西是大牌,弃之可惜。虽是大牌,完全不适合的东西,也当尽快处理。

而以“自我轴”为基准进行取舍时,只需要考虑“这个东西我想不想用”。

焦点集中在“这是不是我需要的眼镜”,而不是“这个眼镜还能不能用”。

*从“必要·合适·愉快”这三点开始实践断舍离。

清除忘却物,抛弃留恋物,筛掉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只有将杂物压缩到这一步,才能真正进入“收纳”环节。

*我们常常因为缺少相互体谅、相互尊重价值观的习惯,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头上。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过度施压总跟随着关心和爱护一同出现,因此,越是亲密的家人或恋人越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成功,乍一听像是不由分说地填充自己全部的贪欲,但其实是正相反的,只有不断地放手、舍弃、施与他人,才能形成流动的循环。

*断舍离能改变人生,进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人生。

物件、工作、社交,都用“必要 舒适 愉快”来自问梳理。

*断舍离分为两种。

一种是清零式的断舍离。

把居所过剩的杂物以“必要·合适·愉快”标准缩减数量。

因为与大量的忘却物、执念物进行战斗,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比如要完成“今天我要把冰箱收拾完!”这个目标,就需要用心用力。

另一种是保养式的断舍离。

这种断舍离的感觉就是居所的杂物已经缩减到某个程度,要保持这种程度,每次都对居所的“污垢”进行清理。到了保养阶段,就不怎么需要专门去搞大规模的断舍离,也就是说,可以进行“愉快的断舍离”的境地。

我想大部分的我们,都只能先从清零式的断舍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