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_读书笔记1000字
这是一本杂文集,记录了日本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年近古稀时的作品。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辅以作者的各种观点,让读者窥探到作家的思想理念,并切身感受到作家的悲喜哀乐。相较于其他类似书籍,本书侧重观点论述而轻于事件描写。
我将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谈谈对于书中观念的看法,近似于一种自我解读,也因此有了不同于别人甚至超越作者本身意图的看法。
一、与自然融为一体
作者怀有这样的世界观:人们心灵最深处的渴望便是与自然融为一体。如果自己问自己,你最渴望什么,或许不会得出作者的这一答案,但作者一定是经历了一场终极探索才得出这样的答案,它带有哲学色彩。
作者认为母亲是人也是自然本身。恋人也有作为自然的一面,而且恋爱中的甜蜜便有一部分来源于这种自然。死亡也要回归自然才好,最好整个死亡与消失的过程没有过多人工干预。
二、自我的潜意识
潜意识是隐藏于自我意识下最本源的意识。我记得《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就有对潜意识的研究。作者则认为潜意识处于无序状态而且动荡混乱。也许作者从潜意识的认识出发,才提出了第一条“人类最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观念。了解潜意识就是邂逅真正的自我,这一过程很艰难,因为我们无法细致辨认潜意识。
与潜意识不同的“自我意识”就是我们能感知的心里想法。在作品创作中,要把握自我意识的投放量,客观与主观要形成平衡。
三、关于死亡
作者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已年近古稀,而且参加过许多葬礼,因此对死亡有很好的发言权。
其实人类也可以安然经历死亡,只要放下过多的自我意识,也能像狗一样安然死去。惧怕死亡或许是因为执念过多吧。如果能准确预知死期,可能恐惧感会减少。作者觉得,自我了断有时是理性之选,因为这样会使你有尊严的死去。
四、诗
作为诗人,应该有着这一职业人员的特质,这个特质,作者如是描述——“诗人也许有着不得不成为一种不道德的存在的特质”。我始终不解何为“不道德”。
在参观完一场“声音艺术”展之后,作者获得了另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手法。不同于“艺术源于生活”,声音艺术展里的作品均先具有类似概念的东西,然后作者花心思完成作品。因此这种艺术是不具备生活之美的,那它呈现的美感很特别吧。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思维想法,这些想法很独特,而书中列举了作者的几段诗文,更让我迷恋诗人本尊。以一首诗结尾,我的生活重归诗意。
“白日里蓝天编织着谎言/当夜晚把真相呢喃之时我们却已酣然入睡/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宣称自己做了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