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这本书太难啃了,读起来很枯燥其实,笔记如下:
经济贸易雏形把原棉织成棉布就方便运输了,然后一匹布可以换东西了,棉花带来的经济贸易初见雏形。
新经济秩序12世纪,棉花产业还是以印度和中国为中心。直到欧洲武装商人介入亚洲贸易,战争资本主义逐渐将棉花市场官僚化,建立了一个新经济秩序,这个秩序的中心逐渐向欧洲转移。
西方崛起格雷格以水动力的棉纱工厂创造出棉花帝国的中心支柱,工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机械化棉花产业在全球迅速扩散发展,导致生产力大幅提高。
对西方崛起有很多传统解释,例如技术革新、文化倾向,但欧洲各国及其资本家重新安排全球经济联系的能力和依靠暴力攫夺土地和劳动力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单极化发展利物浦商人在19世纪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棉花多极世界向单极化的方向发展。“棉花标准”和“棉花期货”随之出现。利物浦同时集中了全球棉花贸易的所有核心功能——买卖原棉、运输,并为棉花种植和棉花制造提供资金。
重建美国靠着劳动力、土地和信贷成为原棉生产的主要市场,美国内战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棉花原料危机,催生了新的劳工、资本和国家权力的网络,已经初见重建棉花帝国的轮廓。
奴隶制的遗留问题,工会的建立,罢工运动等使欧洲劳工成本增高,相继棉花产业的利润就变低,于是棉花帝国逐渐向全球南方倾斜。
回到“南方”到1963年,欧洲对棉花帝国的统治结束了。全球工业正在向中国倾斜,低工资和强大国家的结合使得棉花种植和制造再度在5000年前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地区蓬勃发展。
总结棉花帝国的不断改组是因为资本主义不断适应的能力。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文明和野蛮都是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