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挪威的森林》_读书笔记_1600字

《挪威的森林》_读书笔记1600字

村上春树在介绍这本小说的时候以“青春小说”和“爱情小说”来形容它,但我觉得这本书不只是纯粹的青春小说或者爱情小说,单纯的青春小说、爱情小说是难以流传长久的,因为它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厚度,而《挪威的森林》这部作品写的不只是爱情,同时它也在反观生死,在探讨生和死的关系的问题。

渡边说,木月死的时候他才明白,“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死蕴含在生中”。

在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每次读到谈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自己的奶奶。我的奶奶离开我已经有两年了,但是我仍然不觉得她完全离开了,觉得她不是完全不再与我相关了。相反,透过她的死我更能理解她对我的意义。在奶奶活着的时候,我不会去想意义这个问题,但在她去世之后,很多个日夜我都在反思这个问题,我在想她对我意味着什么呢?后来我自己想明白了一些,我觉得她于我而言是一种信仰,她让我信仰爱、信仰勤劳、信仰付出、信仰善良,我觉得这是她对于我的重要性,她是我价值观的启蒙。所以说,生死是《挪威的森林》这本书所谈论的很重要的一个话题,也是令它更有深度更有厚度的一个重要的东西。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存在于生之中。
很多年前,我无法想象爷爷奶奶去世之后我该怎么生活,但是现在,奶奶离开我两年了,我渐渐接受了,但从未忘却。她的离开反倒让我意识到她对于我的重要性。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我一点点回忆起过去的那些细节。在乡村的田野上,我跟着她去地里播种除草,摘茶叶,去田里插秧,种豆苗。家里养的鸡,黄狗,种的梨树栗树柿子树,小河边的螃蟹……那些记忆的另一端是奶奶的身影。奶奶的不在,于我是一种信仰的升华。信仰爱,信仰善良,信仰勤劳和付出。2019.7.30.

另外一点是关于性的描写。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甚至说很不喜欢书里所描写的那些与性相关的场景,因为在我的观念中,性这个话题是一个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的东西。但后来,看到书友们的讨论,也才慢慢理解,村上的描写已经超越了性的表面。任何爱情和婚姻中的人最后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它是爱自然而然产生的东西。作为文学作品来说,在将其艺术化的过程中它已经不只是人的生理本能了,而是人的欲望、性格、青春的悸动、敏感等因素糅合在一起的直接表现了。就像作者村上春树本人所说的那样,“生殖器也好性行为也好,越是如实地写就越是没有腥味。”越是直接大胆的写,就越不显得那么不堪。

在我读此书的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让我感同身受的东西就是书中的人物对于现实世界的排斥,尤其是直子。她一直不敢去接触现实世界,在她的想象中,现实世界是一个令人可怕的地方,是一个她不可能或者说很难去适应的一个存在。在木月还活着的时候,木月就是她与现实世界的一个纽带,但是木月去世之后,这个纽带就消失了。同时,她将渡边当成自己的纽带,但是这个纽带的作用很微妙。虽然她很努力的想去爱渡边,想去走入现实社会,但是她始终没有能够成功。全书在我看来是一个关于青春中的人如何去接受现实世界走入现实世界的一个心灵的自我救赎的过程。在我初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小说的这个关注点最让我感同身受,因为我感觉自己也如同书中的直子那样惧怕外面的世界。但是,小说最后也给人以勇气,因为在小说的最后,渡边成功地接受了现实走入了一个现实世界,他做到了木月和直子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这让人精神振奋了一点。

是有这样一个人或者一些人,他们让你更接近这个世界。一个人时你是座岛,他们却是桥,连接着你和陆地。从此,只要你愿意,岛属于你,桥连接你,陆地欢迎你。2019.8.3.

如果说这本小说给了我什么,那就是让我知道我不是孤身一人。

我们不希望长大,希望永远留在青春,但我们毕竟是被时间推着往前走,一点点地成长了。也算不得遗憾,毕竟青春是当我们回首它时,它才有意义。2019.7.30.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