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独家定制版)》_精选读书笔记1200字
因为战争,我恨死了日本,连带着排斥日本所有的东西:不使用日本生产的商品,不吃日本的食物,不读日本人写的文章……
但是本周微信读书向我推荐了《窗边的小豆豆》,我知道这是日本作家写的,并不打算看,只是随意翻了一下“独家导读”,上面的一句话“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刺激到了我,是什么样的学校会让孩子们晚上不愿意离校,第二天又着急往学校赶呢?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本书添加到了自己的书架。
因为工作日太过忙碌,无法静心读书,我便利用每天上下班开车的时间用耳朵听,说真的,我爱上了这所只有50多名学生的巴学园,真希望自己能成为那里的一名老师!
“无论哪个孩子, 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把他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早在1937年,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就有这样的理念的确让人佩服!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孩子们并不会听话的成长为父母想要的样子。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那一点,让他们快乐、自信地成长!
一年级开始,就开设物理课,会不会太早?学生们都是自学,会不会学不懂?那么小的孩子野炊自己做饭,会不会烫着?领孩子们去墓地练胆量,会不会真的吓到孩子?……
跟随小豆豆成长的路上我不断有问题涌现。无疑,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小林先生是大胆的、创新的,也是成功的,他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没有自卑,帮孩子们建立自信,给孩子们尊重、理解和爱!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很多地方做得都畏手畏脚,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孩子们上下学都有校车或家长接送,没有走路的,更鲜有骑车的(书中小豆豆可是一年级就开始自己坐电车上下学的);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下雪天就应该放松地在雪地上疯跑,堆雪人、打雪仗,可是孩子们被困在教学楼里,雪天就禁止了一切活动,有时雪太大,还会有雪休,楼内要保持安静,出门又要站队,一日三餐只有二十几分钟放松时间,然后马上就要回到班级,这样日复一日地几乎都要丧失了孩子们的天性!
似乎每个人都想改变这一切,但每个人又都无法改变这一切,现代的教育体制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都提着一颗心,都唯恐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抛在后面,每天想着的都是“学习”,每天逼迫自己学习的都是老师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现在能存在巴学园,能让孩子们自由发展,那么是不是班级里就不会出现差生?那些所谓的差生在这科学不好,说不定在其他科会有发展,早一点找到自己喜欢的科目,早一点规划自己未来的路岂不是他们的福气?
然而,说的容易实施起来并不简单,我想当年的小林先生也只是因为学校人数少,又巧妙地避开了媒体,才让这所学校存在了八年,成就了像小豆豆、高桥君这样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