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生》_精选读书笔记500字
前面是轻快的,我一向喜欢看文学大家回顾自己的年少往事,闪着朴实无华的启蒙的光芒。
看到文革,触目惊心。没有经历过70年代的小年轻,甚至不敢想象连老师、父母都可以打倒的人,能不能算做人。
余秋雨和金牙齿的纠葛,出于好奇心作祟,上网查了一下。原本以为是明朗的结局,但是全网只有一篇孙光萱的批评文章,在天涯虎扑上各执一词的人让我十分迷茫。
我又感觉被打了一巴掌— —这么容易被感动吧,余秋雨可能真是个颠倒黑白、蒙混过关的坏家伙呢?
在中国,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无论在什么领域都显得格外的重要。就算是饱览群书的文人雅士,一旦有些人性的腌臢被暴露出来,连着他在学术方面的建树也要被打倒。这样说不知道是要为谁做辩护。大多中国人都有这种情绪,要求能人成圣贤。我虽然怀着几分悲哀,却不能免俗。
好不容易看了这么厚的一本书,终究还是要这样说服自己:尽量不要站队,只是看。如果不能不站队,在不了解孙光萱为人的情况下,还是抱着最初那种“余秋雨在文革期间受尽迫害却依然选择留下来的魄气”的敬佩,相信做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