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_读书笔记1100字
很久以前,政治课上就学习了亚当·斯密,就知道了《国富论》,对“一只看不见的手”感觉很有神奇,作为资本主义的开山之作、西方经济学的圣经,一直心存敬畏。《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此时美国刚好发表《独立宣言》,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书,斯密将高深的学问、敏锐的见识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出来,字里行间凸显了斯密的强大分析能力。在那么一个年代,斯密不可能周游世界,然而他好像有能力接收全世界的消息,其对国家经济和国家政策的精辟论述影响了全世界。
纵观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在处理经济问题时依然完全按照斯密的理论在操作,比如美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发动贸易战,斯密叙述的相当严密。斯密的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使“看不见的手”跃然纸上。
《国富论》全书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虽然体系庞大,内容广泛,但首尾一贯,结构严密,全书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劳动数量。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在《国富论》中,斯密详细论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管理的时效性,抑或是生产设备的创新都有重要作用。记忆最深的案例就是“制针”。分工可以使劳动专业化,能极大地提高熟练程度。另外,分工更能为发明和改进机械提供契机。斯密举例“活塞”的发明非常容易理解。当然,现代工厂的生产证明了分工理论的重要性。
交换是人与生俱来的倾向,古人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劳动是衡量一切交换价值的尺度,斯密揭开了商品价值的神秘面纱,功不可没。
《国富论》篇章众多,除了浓墨重彩的价值理论外,斯密还论述了货币、分配、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社会再生产以及自由贸易的理论。
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行为受利己心支配,社会利益往往被忽视,但不期而然的是,这种行为的结果不但利己,更有利于社会。
《大英百科全书》说:“在将近一百年后,斯密依然是经济思想史上的巨人。”的确,《国富论》从面世至今,已两百余年,岁月未能将其尘封,其依然熠熠生辉。
斯密主张完全的自由竞争,任听市场调节。这一理论太过绝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引发了多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社会经济奔溃,也促使了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诞生。中国人善于学习、总结、推陈出新,灵活应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使经济在短短4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富论》是经典作品,值得反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