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_精选读书笔记600字
去年我开始接触哲学,当时迷迷糊糊读了一两本西方哲学书籍,有叔本华的、有罗素的。但我始终觉得未能懂一二,所以我一直在豆瓣上寻找有关哲学的问题,以及哲学的分类。
后来我误打误撞的根据空间分类,我希望先了解东方的哲学,然后在某个推荐笔记下接触到这本书,一开始读到一百多页就放弃,当时感觉更乱了,穿插的古文也并没详细的解读,有些读起来很羞涩难懂,在读不懂这些古文环境下,再看作者的看法更加不懂了,所以我最终选择又放弃了。
再次接触是年初,恰逢疫情推迟了上学时间,又不愿复习备考,所以花了时间把它读下来。
我整体的感觉就是作者炒了一碗大杂烩给我吃一样,但食材我都不不知道是什么,最后擦完嘴巴我觉得肚子是饱了,但描述不出味道来。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觉得是穿插在文中的各种例证(即各个古文材料)导致的,因为语言上有差异。从高考结束后就再也没有接触古文,很多古今异义的词都忘记了。如果边读边查,费力气不说,感觉对理解此书也起不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觉得想要阅读这本书本身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文化功底,来能支撑这个庞大复杂的框架。
打算合适的时间再看一次吧,现在感觉对哲学的思考又陷入泥潭了。(三星不代表我的评价,我经常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给予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