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老人与海》_精选读书笔记_1500字

《老人与海》_精选读书笔记1500字

《老人与海》:说你可以失败
当所有人都说你必须成功时,只有《老人与海》告诉我,可以失败。而失败不等于被打败。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驾着船去出海,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湾流中搏斗,风烛残年的老渔夫凭着不肯认输的劲,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在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经过两天两夜后才终于杀死大鱼。
只是意料不到的是,拴在船边的大鱼仍被鲨鱼吃光了。老人筋疲力尽拼搏的结局,是拖回一副鱼骨头。
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两个纯洁到滴清水的人物,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人性最深层次的磅礴力量。
海明威一生热烈,用一股野蛮又无限蓬勃的力量在世界文坛上硬生生撕出一座王座,然后稳稳地坐了上去。
他是有名的硬汉。亲历过战争。喜欢站着写作。他一向有点“浑不吝”,天不怕地不怕。
老人与海何尝不是他的人生写真。我们常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是一个不相信所谓“命运”的事,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对于我来说,总有我达不到的地方,总是存在一个“限度”。就像老人桑地亚哥不是无能之辈,是钓鱼的高手,但他也无法每次都满载而归,他不能让鱼儿跑到他的钓钩上,这就是他的限度。
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限度存在,如何面对限度才是成功与失败的不同。
老人没有沮丧,没有倦怠,他继续出海,向限度挑战。他终于钓到了一条鱼。他数次失败,尽管最后拖回一堆白骨,在世人看来他也是失败的。可什么又是失败呢?生命,生活不只是结果,他还有过程。
有人说,老人是一个失败了得英雄,不管他有多硬,还是失败了。
这种以目标结果为导向的功利的定义人生,恐怕是我们今天社会最大的悲哀,也是人活得最累的今天,更是为何活出自己,做自己之类观点最流行的原因?!
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没有钓到鱼是失败,你考试没考上,人生也是失败,你到了结婚年龄还没结婚,是失败,你都中年了,还没车没房是失败等等。因为没人愿意看你奋斗的过程,没人想知道你内心的富足。那什么又是成功呢?正如王小波所说,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这是成功,那些光鲜亮丽,家财万贯,人生达到高潮的人才是成功,其他在世人眼里都是loser.倘若如此,我倒愿意做人生斗争路上的“失败者”,至少我在活自己。
敢于同自己的人生限度,敢于同生活斗争到底的人,我不应该说他失败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或许是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那些像老人一样不屈服,斗争到底的人,最后可能两手空空而归的人,我们不能再叫他们@失败的英雄!
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王小波说: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强者的命运,强者也讨厌弱者的命运。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
而海明威用大海般的文字,写出了“人”的完整一生:我们奋斗、抗争、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切都归于“无”。两手空空,就像打鱼的老人。但打不打得到鱼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海上的狂风骤浪、尾随一路的巨鲨、伶仃一人在海上飘荡……是这些过程,构成了最终的我们。
《老人与海》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生活的斗争。
当所有人都告诉你要成功时,《老人与海》却告诉你,你可以“失败”。
人生路上,漂亮的失败,就是华丽的成功。
看你如何定义自己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自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