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_精选读书笔记1300字
呼兰河传,写的虽然是呼兰河的小地方但却映射出当时整个中国底层人民的现状。
呼兰河有一条大泥沟,生活不便却各有需要。有的人可以通过这里淹死的猪狗鸡鸭而吃到廉价的肉,而更多的人则是通过这条大泥沟给平凡的无丝毫波澜的生活平添了丝丝热闹,这就是呼兰河,大家口头上说着不便却各有所需心照不宣。
呼兰河的人也是一样的日升而做日落而息,也一样有着万物接替生老病死。人们对死后的事都极其隆重,要做等比例大小的院子和相关人物,要有轿子马车,见到的人都说死了比活着好。
呼兰河有一个小团圆媳妇,她饭量惊人说话响亮快人快语,走起路来也也没有丝毫的忸怩,简直就像一个男人,也因此人们都认为她是得病了。小团圆婆婆将她打了三个月,当然了她并不认为是打而是认为帮她治病,而小团圆媳妇也并没有如他们所愿的好起来。就这样团圆婆婆为了“治疗”媳妇几乎花光了积蓄,也用尽了远近偏方,呼兰河的乡亲邻里每到团圆媳妇试偏方的时候都来聚在一起,有的看不下去了就来劝一下婆婆,有的觉得方法不行便再说一方。团圆媳妇在这等折磨下终于支撑不住,婆婆最终也没能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呼兰河有二伯的性情古怪,如果你不跟他客气他就会生气,但他又不是真的需要。有二伯喜欢一个人独处又常常骂骂咧咧,他喜欢将生命中的不幸总结为自己的善良,但他又不能意识到自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恶。有二伯是可悲的,他总是沉浸于自己完美的幻想,他没有错误,至少自己那么认为。
在呼兰河人们总是很习惯的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在没出嫁之前王大姑娘这也好那也好,在嫁给冯歪嘴子之后她成了人们口中的坏人,这也坏那也坏。冯歪嘴子地位卑贱,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他们睡在草棚子里,在草棚子里生娃。从那之后冯歪嘴子、王大姑娘更是更成了呼兰河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盼望着期待着他们的各种死去方式,说草房子冷娃娃活不了几天,说跳井的也有,有人看到冯歪嘴子床头有绳子大家都传开冯歪嘴子要上吊了,等等。自从团圆媳妇死后已经很久没有这种热闹事了,大家争先恐后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冯歪嘴子一家的剧情发展。冯歪嘴子的女人还是死了,在死于难产。大家这之后又开始觉得冯歪嘴子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期待着新的事件发生。
同样是在这里,萧红跟爷爷一起度过了,愉快且值得回忆的童年。印象中的爷爷幽默有趣懂理。他会同情小团圆媳妇,他会帮助冯歪嘴子,他会跟“我”在后园中玩耍,但他同时表示对于不关自己的闲事不会多管。
呼兰河传,书中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坏人却处处彰显人性的冷漠和生活中的无奈。大家都是看客心理,没有长远的目标和打算,逆来顺受,得过且过。呼兰河人今天遭遇了再大的困难,到了明天也依旧起着床卖着豆腐做着粉,一切都没有改变,大家今天还在抱怨,明天早已忘却今天的事。人生多是苦多乐少,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麻木着自己。
这本书在当时的中国应该是可以起到很大的警醒作用。中国人虽多却如一盘散沙一般没有完整的反抗力量,大家要做的是摆脱看客心理,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今天发生在这里的悲剧明天同样会发生在别处。
这本书边看边感慨萧红的厉害,呼兰河的小现象却映出了中国的大格局。我敬佩萧红的真实,我喜欢真实。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