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李自成(全集)》_读书笔记_2500字

《李自成(全集)》_读书笔记2500字

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这一卷主体内容如下:

1.营救牛金星。

在这件事我们看到了李岩和宋献策的身影,出身世家的李岩和江湖术士宋献策,两人有颇多类似之处。而牛金星和宋献策,虽是好友却理念相左,并不是一路人。

2.崇祯皇帝。

官府围剿和李自成等反围剿的故事。张献忠起义后,李自成起义,罗汝才等先后起义,全国形势一片不大好。同时上次进犯内地后扬长而去的清在关外加紧攻击明朝。内忧外患之下,崇祯皇帝焦头烂额,处理问题步步失误,频道出错,这也造成了他后来吊死煤山的结局。我们从这件事来看,他刚愎自用,性格暴躁,脾气又差,刻薄寡恩,考虑问题又脱离实际。过分理想化,又掌握生杀予夺大权。他的妃子、内侍、大臣、厂卫都在迎合他,给他灌迷魂汤,让他觉得自己很飘,自以为他的决策多么英明无比,不容置喙。这些反过来又加重了他的上述缺点,使得他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自知。一直到死都没明白过来,只说诸臣误我,个个该杀。我们应当承认。崇祯皇帝绝非昏庸无能之主,也不是荒淫好色之人,然他的自身特点又很明显。可以说,他不适合做皇帝。他是一个放错了位置的人才,也是一个分错了类的垃圾,希望现如今的垃圾分类可以给他一个正确的分类,使他不再是垃圾。

3.杨嗣昌剿灭农民军。

杨嗣昌督师围剿张献忠和罗汝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陕西这边李自成也因为围困不得不离开商洛山入川,准备联合张献忠却差点被吞并。这也暴露了农民军各部队之间互相倾轧,二人最后的分道扬镳,李自成也在心中给张献忠记了一笔账。这时李自成脱离张献忠部后暂时隐蔽,伺机入豫。我们看到,官军围剿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却各怀鬼胎,并未齐心协力。这也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能够死灰复燃甚至甚至攻城略地,大败官军的原因。可惜崇祯皇帝未看到这一点,一直以为是大臣不够尽力,却不了解下面的情况。

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这一卷主体内容如下:

1.李自成入豫。

入豫之后,牛金星来到闯营,并推荐了好友宋献策并且宋献策也来到闯营。对比二人的作为,我们可以发现,牛金星二进闯营之后直至大顺政权灭亡,再未见到他有什么重大建议,一味迎合李自成及其手下的陕西党,此人只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宋献策入幕后,以他的江湖术士身份、星象占卜、星纬图谶之说讲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唐时的谶语强行解释为李自成拥有天命,他的这番言论广泛宣传,民众视李自成为天命所归,李自成自身也接受并习惯性的扮演了这一角色。这就使得原来最初的农民起义逐渐变味。李自成的称帝之心由此滋生,不过此时因为尚未大胜,影响也还不太严重。李自成此时因为手下尚无知识分子,也因为他识人不够,对第一个入幕的牛金星特别倚重。另一个变化就是原来只有区区几千人的闯营因为适宜的政策以及形势使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李自成部自身贯彻只剿灭富裕山寨不进军夺取县城,获得财富一方面用于装备自身,一方面用于扶贫赈寡。该政策与后来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有异曲同工之妙。既不引起官军的注意,使得官军的主力都转移到了大张旗鼓的张献忠部,另一方面大大扩充了实力。此时的李自成毕竟在与官军交锋中尚未获得重大胜利(以前只是小胜),头脑还比较清楚,没有被部下的意见以及所谓的民意左右去盲目攻击县城,也没有一股脑寅吃卯粮般盲目扩大队伍,徒增不必要的消耗。全是很难得的。正是如此,他的群众呼声水涨船高,民意基础也在不断巩固。

2.李岩起义

出身世家的李岩又娶了信国公汤和之后为妻,本该是志得意满,奋发有为,不料因为朝廷门户之见被排斥,不得进仕。一向的急公好义、扶弱赈孤也被嘲笑,又因为营救牛金星锒铛入狱。在红娘子和其弟李侔的联合下被救出。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红娘子的巾帼风采,李岩妻子的生死痛苦挣扎。不想理学在明代的作用竟如此强大,恐怕朱子也未曾想到吧。李自成这边,宋献策来投,再次扩大了闯营的实力,

3.伏牛山潜伏。

这是李自成自商洛山潜伏的又一潜伏阶段,也是他最后一次潜伏。以后在需要这种潜伏的时候却再也不能做到了。李岩来到后向李自成进献了堪比诸葛亮隆中对的策论,更准确的来说,更像是毛玠对曹操的建议。内容具体如下:1.广施仁义教化,扶危救弱。2.据守宛洛,经营河南,劝扶农桑,设官理政,招抚流亡,开荒屯田,恢复生产,扩大自身实力,组建根据地,作为争夺天下的资本。3.西入关中,东出山东山西,控制漕运,包围北京。4.占领北京,南下江南,吞并吴越荆楚及西南。5.复辽讨虏。不得不说,李岩的这份策论很具有战略眼光,既符合形势有符合闯营自身的情况,可谓步步为营,进退得法。可惜一直未被李自成重视。一方面由于李自成及闯营清一色的陕西党,乡土情节浓厚,这也可以理解(当年朱洪武也为了照顾淮西勋贵的乡土观念定都南京,虽然后面有过迁都想法,但未实施)。另一方面,李自成毕竟农民出身,读书不多,给他讲学的牛金星又一味迎合,知识层面准备不足。最后,他此前一直处于流散作战的形态,也没有意识到稳定下来,总有一块根据地的重要性。虽然此时李自成的事业依然处于上升期,但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不过因为李岩的存在后面还有多次补救机会的。这里也一直不明白,李自成为什么很信任牛金星,对李岩却不感冒。虽然表面也很尊重,总感觉却若即若离。要是李岩给李自成讲学,那估计就是不一样的效果。

4.河洛风云

这件事主要讲述了在李岩辅佐下将闯王的救济穷苦百姓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由原来大平买平卖扩大化为免征税赋。而且李岩编成了童谣,朗朗上口,更加速了其传播,为闯王几乎兵不血刃攻取洛阳奠定了广泛的民意基础。不过也正是因为攻取洛阳过于顺利,李自成的骄傲自大迅速膨胀。这种表现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1.郝摇旗越来越被冷落,对比第一卷郝摇旗出走时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不可否认,这里面也有郝摇旗自身的因素在里面。2.老马夫王长顺、神医尚炯、持重的田见秀的声音已经听不到了。3.闯王自身也不能在再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了,尤其是攻下洛阳后李岩多次劝说闯王据守宛洛,深根固本以治天下,李自成均置若罔闻。4.闯营原来那种遇事集体讨论的习惯再也不见,就是有,也没有原来的真诚场面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