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经营》_精选读书笔记1500字
这是本很有意思的书,读完感觉阿米巴落地难度很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晚上正好看到刘润老师也谈阿米巴,一起梳理对于阿米巴的观点。
阿米巴,其实在生物学上是指一种单细胞的变形虫。稻盛和夫就用阿米巴这个概念把公司打散,拆成一个个独立财务核算的经营体,每个阿米巴之间从原来的部门合作关系变成了交易关系。
在上世纪60年代,稻盛和夫在京瓷使用阿米巴的时候,日本的企业管理和西方管理有着非常特殊的文化差异。
什么文化差异?也就是日本管理的三驾马车。第一驾马车叫终身雇佣制;第二驾马车叫年功序列制;第三驾马车叫内部工会制。终身雇佣制是指,在日本,一家企业招聘一个员工时,是期待这个员工一辈子都为我服务的。当然,企业也要保障不能裁人,即使亏钱也不能裁人,企业给员工再培训后转岗也不会裁员。年功序列制是指,工资不是按照员工的贡献来发放,而是按照在企业工作的年限来发放。日本企业相信每一个人每工作一年能力就涨了一分,就增加一部分工资。
这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员工在一家企业待的时间越长,拿的工资就会越多,这样员工也就越不会离开企业。二战之后,日本企业也引入了工会制,但是日本企业的工会和西方工会有个本质不同。比如美国的工会是和企业对立的,而日本企业的工会和企业不是对立的,他们叫内部工会,就是把工会放在公司里面。这样员工和企业就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家人关系。二战之后,日本企业就采用这样管理的方式。
可能有人一听说会皱个眉头,觉得这样行吗?这大大限制了竞争,人才都不流动了,对企业会是好事吗?这样的管理制度和日本二战后人口稀少有一定关系,但这样的制度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这样的制度就会让员工之间不会互相猜忌,容易彼此合作;员工也会忠于一家企业,老板也很愿意培养、栽培员工等等一系列好处。
日本对这三驾马车非常自豪,说这是日本经营的三大支柱,也就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内部工会制。所以,稻盛和夫在实行阿米巴之前,这三驾马车是深深植入每个日本企业的血液里面的。
在这个制度下,稻盛和夫觉得,这样不行。员工根据年限领工资,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我怎么知道他们的贡献大小呢,员工也应该知道自己的贡献大小啊。于是就有了阿米巴。这样每个阿米巴就知道自己创造的价值了。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对企业贡献值的大小,那自然会有一个想法,我的收入应该和我的贡献值挂钩。可一旦挂钩,就和“三驾马车”管理方法矛盾了。
怎么办?稻盛和夫选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办法,四个字:敬天爱人。什么意思?敬天爱人的意思是说,我们创造的价值、我们的贡献是为集体贡献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多,贡献高,那么我们就在精神上给你奖励,一起吃饭,表扬你,承认你的贡献。你要问我,给钱吗?对不起,不给钱。因为给钱这事是根据年功序列制发放的。听到这里,你可能会不理解,这不是“忽悠”嘛。老板要求员工敬天爱人,员工信了,结果钱都被老板赚走了。既然敬天爱人,那老板要不要也一起敬天爱人?1984年,在京瓷25周年纪念的时候,稻盛和夫把自己所有的股票都送给了员工。也就意味着稻盛和夫是不持有京瓷股份的,后来稻盛和夫主掌日航的时候,更是0薪水。
所以稻盛和夫是真的信敬天爱人,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如果一定要学习阿米巴,那你应该首先要学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你要问你自己,你会把所有股份都给员工吗?如果你还有股份,自己做不到敬天爱人,那建议你,还是去学习内部市场化吧,比如我阅读记录里提到的OKR方法,前几天学习梁宁老师《增长思维30讲》,里面就有字节跳动公司应用OKR的案例,也许这是新时代的新管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