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_精选读书笔记600字
本书主要介绍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这门近20年发展起来的学科,这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书中多次提到,用现代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对各种情绪下的人的大脑兴奋区的观察和研究,并以此为证据提出了默认网络、心智解读、镜像神经元、社会疼痛与物理疼痛等在社会认知神经学科这一领域的热议观点。
书中指出人类社交天性的三大趋动力是:与他人相互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
由于目前研究人脑精神及意识的条件所限,总觉得此书对于复杂的人的思维和意识的解析并未突破到关键点,仅停留在对脑的解剖及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的层面,而对某些特异情况(如特异功能的人的思维传导及现象),及各种精神神经疾患的情况等等没有触及。
与其说人类的天性是社交,毋宁说人类的生活需要社交,现实中的许多事例证明了因各种原因缺乏社交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和意识的障碍,成为社会交往中的神经精神疾患者。
如果说人类社交天性的三大趋动力是:与他人相互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 ,那么我们能看到的,许多人在没有得到心理和社会的启蒙教育之前,并非都能发挥天性,主观意识到要与社会中的人和谐联系与相处,他们的这种现象作何解释?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只是人类在社交中的理想状态,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许多异常的非作者所描述的那些现象,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放开思维,开阔眼界去探索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