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简单的逻辑学》_精选读书笔记_2000字

《简单的逻辑学》_精选读书笔记2000字

#每日一书# 《简单的逻辑学》

简单的逻辑学

书籍框架:

第1章是准备,介绍了要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接下来两章是逻辑学的核心,探讨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第2章阐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而第3章的重点是论证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第4章探讨非逻辑思维的根源。最后一章第5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展开论述。

核心亮点get

一:关于语言与如何有效沟通

在逻辑学中,陈述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语言上的特定表达方式,只针对可以作出真假判断的命题。

词语被称为语言的基石,而逻辑的基石是命题

以下是一些能够带来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1-‖说完整的句子‖

2-‖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

3-‖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4-‖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5-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在你试图说服别人某件事情是不公平的之前,你要告诉他们你是如何定义不公平的。)

6-避免闪避式语言

使用者塑造语言,同时语言也塑造使用者。如果持续使用扭曲现实的语言,我们会逐渐相信自己编造出来的虚假世界。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总:语言逻辑应该以事实逻辑为基础。

二:逻辑学基本原理

‖同一律‖

表述: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排中律‖

表述: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从绝对意义上来说,没有正在变成的事物,从无到有之间没有通道。

‖充足理由律‖

表述: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这个原理也可以被称为因果原理。

‖矛盾律‖

表述: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因此,避免矛盾就是避免谬误。如果说逻辑学的第一要务是反映真相,那么很明显,消除真相的对立面是最重要的事情。

总:这些原理,不证自明,且不能被证明。

思考:1-负面只有在正面已知的情况下才可以被确认为负面。

2-万物终有其根源

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

三:逻辑学语言

01 建立一个论证

前提和结论

02 从全称到特称

03 从特称到全称

以偏概全是人类的某种天性,尽管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04 断言

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

05 否定命题

06 比较

人脑善于比较。事实上,没有比较,观念就不可能产生。正是通过比较这种精神活动,我们才能辨别事物的异同。

07 比较和论证

08 正确论证

一个论证,如我们所见,有两个基本要素:前提和结论。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

️三种简单的论证形式:联言论证、选言论证和条件论证。

四:非罗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思考:错误推理通常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方式来战胜正确推理。

1-肯定前件和否定后件。

2-中项不周延

3-偷换概念

4-窃取论题(这种谬误的重要标志是:把有待证明的观点当做不证自明的前提条件。)

5-虚假假设

6-稻草人谬误(在与他人辩论的过程当中,如果你为了削弱对方的论点而故意扭曲其论证过程,那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7-误用传统

8-以暴易暴

9-民主谬误(民主谬误是说,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命题X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以就此得出结论说X是正确的。)

10-对人不对事(在论证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本身,而不是作出论证的人。)

11-压制理性

12- 滥用专家意见(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自以为是的专家。检验的标准不是他们在说什么,而是他们是如何通过论证来得到它的。)

13-质的量化(很多重要的事物都不能定量衡量,或许我们可以说最重要的事物都不能。)

14-以出身论英雄

15-止于分析(因为我们天生是分析动物,喜欢分解事务,即使不在物理结构上,也会在精神上分解,以便完全了解它们。但是分解只能针对合成的产物,而且仅仅分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能把它们重新组合成整体。)

16-简化主义

17-分类错误

(将事物归入错误的类别是因为我们最开始就没有正确认识它们,而没有正确认识的原因是我们散漫的态度。)

18-混淆视听

19-以笑饰非

20-以泪掩过(强烈的情感和清晰的思维是成反比的,一旦情感超过一定界限,引导论证正确进行的机会就随之归零。)

21-无力反驳不算证明

22-两难陷阱

23-以先后论因果

24-情感误导(当我们选择性地忽略一些与我们的信仰相抵触的重要信息时,我们就犯了情感误导谬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对所讨论问题的严重扭曲。)

25-功利误导

26-避免结论

27-简化推理

有些听众将其接受能力局限在自己想听的东西之上,另一些人只喜欢简单的答案,这往往是愤世嫉俗者的特点。不要告诉听众他们想听到的,要告诉他们真实的。不要对他们假言欺骗。无论现实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或者是灰色的,都要实话实说。可能听众不能立刻欣赏你的坦白,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之后,他们会发现,他们必须面对的只能是现实。

反思:在生活中我们也许真的应该学学怎么进行逻辑思考和表达。这是对自我的一个要求,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也许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表达的不完整性带来美。可是真到了谈论严肃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自己有哪些思维陷阱需要尽量避免,然后做到真实的传达自己的定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