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_读书笔记1000字
第66本
对大学教育及生活意义的再思考
——《优秀的绵羊》读书笔记
其实我一直避免去谈这样一个话题。推翻自己的固有想法是很困难的,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善变的人来说,在回忆自己的心路历程时,发现自己的生活意义一变再变,十分痛苦。有时也想,既然总会变化,何必费尽心思去思考那样一个答案。但是没有答案的时候人总是在脆弱的生活钢丝上盲目前行。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可依据的材料去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拼命看书,去学习新东西,对那些新观点如饥似渴。在疯狂摄入知识做养分的时候,恍惚中也记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有进行内化和自我剖析,思考这个最重要的吸收环节被省略了。一来是费时,二来费精力,也就不了了之。
时间一长,自己也觉得虚。觉得自己的心好像一直漂浮着,没有稳稳落下踏实生活的感觉。没有真实感。在这个濒临崩溃的临界点上读了《优秀的绵羊》,不禁让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在自己看来,旁人总是有明晰的目标,考研,出国,而自己茫茫然,也怕离开了大学这个可以继续迷茫的地方。曾听说很多人考研是为了逃避做职业选择的决定,其实对于人来说做选择确实是很难的,只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踏踏实实走下去心里会更加轻松。
平时在大学很少见班主任,各科教师也是专注于授课,没有其他接触,感觉自己不过是生活在封闭教育的高中,只是通关难度和压力降低了,自主性变强了,但远远没有高中时强烈的目标性。高中是老师领着你走一条通往光明的隧道,大学生活就闪闪发光地待在彼岸。到了大学,眼前突然出现一百条路,大家告诉你有两三条路比较好走,通往一个好地方,但你不知道那个地方自己想不想去,老师也不会告诉你其他的路通向什么。为了避免在这些路上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在起点转悠,大多数人会选择最保险的,也就是推荐路线。
不过正如罗伯特·清崎所说,并没有毫无风险的投资,也没有毫无风险的选择。选择了安定,就抛弃了新机会和高收入;把钱存在银行里不做任何投资,表面上看是安稳的选择,实际上却被通货膨胀吃掉本金。选择了大多数人走的路,不付出思考的成本,也就难以实现自我价值和享受生活的乐趣了。
当我推荐这本书给其他人阅读时,那些优秀的学生对书名嗤之以鼻:又是一本讽刺优秀学生走向社会会被宰的书。他们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生活,对这条路信心满满,不想了解也不必去了解其他意见,甚至不愿意用批判的眼光扫一遍。
没有毫无风险的选择。拒绝思考会付出什么代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