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谁杀了她》_读书笔记_1600字

《谁杀了她》_读书笔记1600字

《谁杀了她》可以说是我最近读的最精彩的书了,有种在看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的感觉。刑警加贺恭一郎和被害人的哥哥和泉康正之间的博弈,正如《看不见的客人》中的企业家和女律师。不断假设,推翻假设,并最终得出结论,找出凶手。

(注:以下内容含有严重剧透)

故事背景并不复杂,被害人和泉园子将男友佃润一介绍给自己最好的闺蜜弓场佳世子认识,结果闺蜜和男友好上了,且其中一人杀了园子。而现场第一发现人康正为了给自己妹妹报仇,故意将现场伪装成自杀,并收起关键性证据,希望凭一己之力找出真相,亲手杀掉真凶。警察们将此案结案为自杀,但刑警加贺却认为并非如此,并发现了康正的意图,希望能阻止康正做出傻事。

然而,案件之所以调查的如此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润一与佳世子并非想互相包庇,而是其中一人因为相信对方不是凶手,而做了伪证,但另一人却真的杀了人;另一方面,康正收起证据不让警察发现,想亲自制裁真凶,而加贺也未把掌握到的证据告知康正,担心康正推理出真凶后动手。于是案例扑朔迷离,直到最后,才通过博弈推测出真凶。但东野圭吾这时候却耍了个小心机,未在书中直接说出凶手名字,但又明确点出凶手就在润一和佳世子之间,表面看上去是开放性结局,但答案却是唯一的,读者需要通过推理找出凶手。

故事情节如下:润一来到园子住处,让她服下安眠药后,在她身上安装通电装置,打算杀了她再伪装成自杀。此时,佳世子也来到园子住处,也想杀了她,于是二人相遇。润一找到园子写的纸条,觉得内心不安,二人便放弃了杀人的念头。润一让佳世子帮她善后,拿掉园子身上的通电装置,自己先回家。但是第二天,园子却真的死了。于是便有了三种假设:1、凶手是佳世子,她未拆除通电装置,而是将计就计,杀了园子;2、凶手是润一,佳世子拆掉了通电装置并离开,润一偷偷回到园子住处,再次安装通电装置;3、园子安眠药效后醒来,发现自己被背叛,再次服下安眠药,将垃圾桶中的通电装置重新装在身上自杀。

破案的关键就在于安眠药袋被撕开的方向。润一是右撇子,园子是左撇子,而佳世子是小时候是左撇子,但在家人的纠正下也能使用右手。三个药袋,第一个是右撇子的撕法,也就是润一给园子下药时打开的;第二个药袋决定凶手是谁,作者未交代撕法,但加贺知道,康正不知道;第三个药袋是佳世子被康正逼服安眠药时撕开的,作者未交代撕法,但康正知道,加贺不知道。

于是在结局处,康正和加贺的博弈开始:

加贺:这不是自杀案件。

(康正从加贺这句话中,推测出第二个药袋是右撇子撕法,如果园子是自杀,那药袋必然是左撇子撕法)

康正:原来是这么回事。

(康正明白:凶手必然是润一或佳世子)

加贺:答案未必已经揭晓!

(加贺知道康正已经推测出第二个药袋是右撇子撕法,但是佳世子既会使用左手,也会使用右手,因此无法知晓谁是真凶)

康正:答案已经揭晓,因为我亲眼看到了那一瞬间。

(康正亲眼看到了佳世子撕药袋的方式,之所以说答案已经揭晓,是因为佳世子是使用左手的,否则也使用右手的话就无法知晓谁是真凶。加贺也从康正这句话中推测出,第三个药袋是左撇子撕法)

至此,谜题全部解开。三个药袋的撕开方式是右、右、左。凶手是润一。

润一在佳世子离开后又回到房间,杀了园子。

其实作者在小说中有暗示,一向温文尔雅的加贺却一直神色严厉地让润一闭嘴。

东野圭吾的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一方面是逻辑推理缜密,另一方面也是在描写人性。园子知道了自己的闺蜜和男友背叛她,在进行一番心里挣扎后,还是放弃了复仇,并写下“就算我把灵魂出卖给恶魔,使得你们两人无法幸福地走到一起,到头来,我也依旧一无所得,只剩下一具抛弃了人性自尊的空壳。”而康正找出真凶后,也放弃了复仇,原因也许是想再约加贺一起出来喝酒。人性确实有阴暗的一面,但更多是美好的。好在,结局是温暖的。坏人被绳之以法,好人也得到了救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