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_读书笔记1200字
纯阳书评第三百零六期《被左右的独立思维》 (该书是讲独立思考的好书,可惜平台没有,所以借本书宝地发一下,同时也推荐关注‘独立思考’的朋友有机会看下,相信会有收获,好了,下面开始正文)
独立思考是个好东西,这点毋庸置疑,但是还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一番。独立思考能否真正实现,再好的东西,如果压根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对我们就没什么意义?所以这本书通过探讨这个问题,帮助我们理性地梳理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独立思考,我们到底能不能做到独立思考。本书有三大看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个看点是这本书专门讨论独立思维,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复合视角。
独立思维不是一个新话题,心理学书籍探讨过,社会学书籍提到过,人类学书籍也研究过,但是与“独立思维”有关内容在作者的写作计划中只是一个小话题,所以每次我们都是在这些书籍与这些内容中不期而遇,即使有幸遇到了,我们也只能通过一个单一的视角理解并把握这些内容。但是这本书不一样,一方面这本书只及一点不及其余,专门讨论独立思维,所以给了我们一个聚焦注意力,深入探讨的机会。另一方面,作者从先验、情感、动机、自主、好奇心、心态等七个维度出发探讨独立思维问题,让读者有机会通过一个更加综合的角度,去更立体的理解独立思维所所受到的影响和干预,避免了某个单一角度多带来的片面和褊狭。
第二个看点是给读者带来了一次很好的认知洗澡。
很多人相信独立思维可以做到,甚至还有人认为自己就是在做独立思考,这本书告诉大家其实真正的独立思维真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的所谓独立思考充其量都只是一种自我欺骗,更有甚者有的自诩为“非主流”的独立思考者其实是实实在在的被操纵者。作者从人类的进化,从大脑的构造,从情感的需要,从思维的习惯等多个维度,告诉我们独立思考往往只是一种我们的信念,而并不是事实。比如我们总是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成见,这些成见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这些事物的评价,另一方面还会阻止我们接受,甚至是接收与这些评价相反的信息。所以我们就会固执己见,难以改变,我们独立思考了吗?没有!确切地说,我们是被成见紧紧绑架,我们被成见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第三个看点是给我们指明了影响和改变别人的方向。
作者一方面告诉我们,人们的独立思考被7道锁链牢牢绑住,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绑住他们的锁链,同时也是我们的有力武器,所以我们在试图改变别人观点,影响别人想法的时候,应该多在这7道锁链上下功夫,因势利导,合理借助规律的力量,要多顺流而下,少逆流而上,才会事半功倍。比如,人在压力之下主管情绪的杏仁核会更加活跃,而主管高级思维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会受到明显抑制,所以在这个时候往往理性思维能力会弱化,如果需要说服别人的话,选择对方焦虑,有压力的时候,效果会更好,成功率会更高。
总是,这本书内容精炼,案例精当,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