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诗集》_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认识尼采有一些日子了。
大概两年前开始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知半解。但就我能读懂的那一部分尼采而言,已经让我深陷其中!
尼采其人,首先应该是一位哲学家,但是哲学从来都不是他的职业。他在莱比锡大学攻读的是古典语文学,二十四岁起在巴塞尔大学当了十年的古典语文学教授。之后,因病辞去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流浪生涯。他的大部分哲学著作和诗歌都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
按常理而言,诗性的语言和哲学是冲突的。因为诗歌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诗歌是艺术,诗歌是缪斯。而哲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理性,需要逻辑,需要抽象思维。
对尼采来说,似乎不存在这样的冲突!因为,他的哲学并不是那种抽象思维的哲学(譬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而是诗化的哲学,他的诗又是富于哲理的诗。
他的格言诗语言精炼,言简意赅,如他自己所说:“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事实上,他的十句话往往超越了别人一本书所富含的哲理。例如:
整块木头的敌意,胜过胶合起来的友谊。
锈也很有必要,单是锋利还不行。人们会嘲笑:“还是太年轻!”
自幼丧父的尼采,从小便沉浸在忧伤情绪中。中学时代开始他的小本子里写满了诗。诗是忧伤的,但写诗是快乐的,哪怕写的是忧伤的诗!
成为哲学家之后,生命的意义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哲学思考的核心。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贯穿了他生命的始终!一方面,他希望用艺术战胜人生的苦难,迷恋于美的外观,而不要去追究美背后的虚无;另一方面,他又敢于正视生活的本质,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滚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不要把个人生命看的看的太重要,轰轰烈烈的活,轰轰烈烈的死!他的立足点仍然是肯定人生:
我们不愿进入天国——
尘世应当属于我们!
他还是一个强烈的个人主义者,他认为一个人需要有独特的个性,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造福人类:
我讨厌邻人守在我的身旁,
让他去往高空和远方!
否则他如何变成星辰向我闪光?
所以他特立独行,所以他曲高和寡。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孤独者:
那种突然疯狂的时刻,寂寞的人要拥抱随便哪个人。
享受孤独,又渴望友谊,这也是尼采,最终,他等来了他的新朋友,查拉图斯特拉:
朋友查拉图斯特拉来了,这客人中的客人!
现在世界笑了,可怕的帷幕已扯去,
光明与黑暗举行了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