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套装共2册)》_读书笔记900字
四星。用一周的时间看完上下两册书,毋庸置疑说明了这本书的可读性,就像作者自己说的,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作者以一个体育记者兼文学背景加历史爱好者的身份,用做过新闻报道的优势(知道受众想要听什么,以及怎么去说),为我们描述了很多历史人物,历史片段,历史公案中不为人知的秘密,集中在战争、体育、科技等几个方面的人和历史片段。用讲故事的方式,由此大大加强了它的可读性,读者就感觉像那个听一千零一夜的皇帝,总想听下一个故事是什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读书本来就是给这个世界拼图的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纬度,才能拼成这个世界可能的样子,记忆犹新的是关于居里夫人,鸟山明,关于那个被载入物理学史册的电影明星,关于爱迪生,关于杨靖宇,张自忠,关于费马,安徒生,特斯拉,以及许广平和鲁迅,但客观地说,正式因为都是片段的折射,往往很不过瘾,也很难通过点划来勾勒真实的历史。每一篇拉长了都可以可歌可泣,波澜壮阔,快速的阅读一个事件或人物是过瘾的,又是最不过瘾的。看过了以后更希望作者能写更多更深入的人和事,比如马克思,比如图灵,比如维特根斯坦,比如托尔斯泰,普鲁斯特,契珂夫,法拉奇,萧红,比如林彪,粟裕,比如拿破仑法典,比如霍金,杨振宁,……作者希望尽量客观,不歪曲,不夸张地去讲述那些影响过人类历史的人和事,哪怕他只是一个小人物,思路和宗旨让人想起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但论描写的恢宏和细腻程度以及代入感来说,也许茨威格的渲染和夸张更能让读者心潮澎湃。当然茨威格写的不是新闻手法下的故事风格。也不能那作者和茨威格比,本书侧重点也不在文学性,而在于客观而理性的温度。
每个人都是有立场的,写书的人更是,作者也不例外,所以每个片段都是有观点的,也就是温度。有了温度的文章,是很难做到客观的,因为不自觉的代入了自己的态度,不可能纯然而如如不动。因此,凡是人写的东西,想要温度,就绝不可能客观。看的人,微微一笑表示理解就好。
最后,感觉下一册没有上一册用心,有赶的感觉,也有为写而写的感觉,虽然也很不错,但无第一册,尤其第一篇,还是有差距的。期待后面会更好,也关注了馒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