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北游记》_精选读书笔记_800字

《东北游记》_精选读书笔记800字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只在武汉、上海、北京生活过的人,连旅行都从未踏足过东北的土地。我们对于东北的印象是那么刻板的北大荒(或者北大仓)、黑土地、大庆油田、大兴安岭、长白山、榛蘑、鹿茸、冰雕、东北饺子馆、丽江东北人开的店不敢去、漠河雪乡的黑宰客、同事淼淼是个大大咧咧的高个子东北女孩(在东北却算个矮个子)、小鸡炖蘑菇、血肠、杀猪菜、锅包肉、猪又(肉)炖粉条、酸菜、辣白菜、村上春树≪奇鸟形状录≫里在东北像剥桃子皮一样剥日本人皮的蒙古人、≪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的吉林查干湖、还有最近vlog里关注的Christchurch小夫妻其中的男孩纸是旅顺人。。。。。。其他?一无所知。甚至不清楚张作霖、张学良在东北干嘛了,也不知道溥仪也曾在东北,还不知道日本移民伪满洲国那么多人,不知道东北农村到底怎么种地的,只听说土壤污染啦,转基因啦,朝鲜导弹掉东北人都移出东北啦,重工业不行啦没人啦,房产市场不景气啦,甚至都不知道该不该买东北大米(有人说东北大米好吃,有人说胀气)。。。。。更别说作者提到的柳条村、荒地、东福米业,也不知道炕原来是烧稻草不是烧木头。。。感觉被一个生活在东北的外国人好好上了堂东北历史课+人文课+文化传统课+新农村课+旅行课。虽然也是片段的生活点滴,但是比我们了解的更为片段和片面的东北要生动详尽的多。也用事实说明了我们之前不知道哪里来的成见(例如穷乡僻壤,穷乡僻壤出刁民,穷乡僻壤办事困难乱象丛生,或者外国人就是收优待)是多么浅薄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地域歧视啊?关键是我们都还没有去过!为什么想当然啊?为什么宣传出来的东北会给我们这种印象?。。。。所以“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管是谁提出的,但真的是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真理。书最后那么几十页的参考资料和注释是每次读外国人写书都超级崇拜的地方,每一本书都要做多少功课呀,每一个自己说出口写出来的东西都不是随便乱说的,都是有据可查有史可考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