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_读书笔记_800字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_读书笔记800字

其实是19年7月份在图书馆看的另一个更厚的纸质版本,在这之前对他也了解了很多了,看完传记后依然获益匪浅。偶然在这里遇见了,就标记一下,很久以前也借用和写过一点对他的感触。
其实这个标题“天才之为责任”已经概括得很好了,这就是一个天才,按他自己的话说,不停地踩着自行车踏板,履行他自己心中的上帝赋予给他的责任的一生故事。
By the way,我有他的两张羊皮纸海报,尽管他说过“哲学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破除偶像”,他是一个相当有魅力、意志力非常坚强的人,很容易让人折服。他本身的著作并不多,不过他的哲学理论可以说非常难懂,让我望而却步。我只有《战时笔记》和《哲学研究》。他是一个可以常住人们心中的人物。
另附上一些很久以前的评价和感触:
Ⅰ.“凡不可说的就应当沉默。”——维特根斯坦
Ⅱ.“弗雷格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是店铺老板眼中的圣人,但是维特根斯坦是诗人、作曲家、小说家和电影导演中的哲学家。”
Ⅲ.“没有什么比他本人和这个通俗的,多样化的画面更相象类似的了:桀骜不驯,独断专横,一心追求道德完美,是僧侣,神秘主义,和机修工的迷人组合体。受到被称为新教教义的奇怪狂热的影响,维特根斯坦怪诞、荒谬的道德准则是:任何东西都是拯救和毁灭的潜在信号。如果说这表明了维特根斯坦具有像小说家一样对偏离主题的细节和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道敏感的话,它同样也显示了坚决反对研究中的懈怠和非教条歪曲的精神强力量,以及拒绝把未整理的,粗略的,笼统的东西当作概念缺陷的慷慨和好心。”
Ⅳ.“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最后遗言)
Ⅴ.罗素终生的“维特根斯坦情节”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其中自然有影响深远的来自后者学术性的“内部攻击”。当罗素仅仅凭借他的一篇文章便认定其是传统天才最完美的范例,维特根斯坦就注定要开启传奇的人生了,而在那样一个动乱的、思想混杂的、英雄和魔鬼并存的年代里,维氏的人生真可谓“超凡脱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