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_精选读书笔记3000字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哈佛商学院教授
五度荣获“麦肯锡最佳论文奖”,2011年当选“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1名。
2010年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身患淋巴癌,在患病期间他接受哈佛毕业演讲邀请,为商学院毕业生演讲“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在演讲中他的很多思想都来自面对死亡时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也可以说是人生的终极思考。很多学生在听了他的演讲以后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作者决定让学生詹姆斯·奥沃斯和担任《哈佛商业评论》编辑的凯伦·迪伦一起把演讲总结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以下是我从每一章节所归纳出来的金句:
Part 1 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第一章 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本章介绍了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基础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
如果工作的基础因素得到了改善,你不会立刻爱上这份工作,最多是不再讨厌它罢了。
有意思的是,赫茨伯格断言薪水是一个基础因素,不是动力因素。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如果动力因素起作用了,你将会爱上自己的工作,即使赚不到大把的钱,你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第二章 周密机会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本章介绍了简·麦克米伦和瑞塔·麦格拉的“发现—驱动计划”来测试你的周密战略或应急战略是不是卓有成效;换言之,这个工具用于“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的情形。
当你仍在为事业做考虑时,应该让生活范围大大拓宽,应该依靠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准备好为各种机会做试验,从而为找到支点做好准备,然后继续调整战略,直到找到既能满足基础因素,又能给你动力的事业为止。
第三章 你的战略与你所说的一致吗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面对的危险是会在无意中把资源放在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活动上,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他们的事业当中。
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你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生活,谈论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和战略,但是如果你投入的资源和你的战略方向不一致,这些谈论都毫无意义。如果最终不能有效实施,你的战略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Part 2 如何确定与亲朋好友的关系是你幸福的源泉
第四章 时光在流逝,而你丢失了什么
塔夫兹大学教授阿玛尔·毕海德提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理论,即好钱和坏钱理论。如果一家企业确定策略不可行,即使这项策略还能带来利润,此时也应该改变目标,不应再继续投入“坏钱”;一旦找到行得通而且可以获利的方法,就应该立即实施,持续为明天的转型投入“好钱”。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用这样的模式进行扩张。这个理论就解释了为什么本田公司最终成功打入了美国摩托车行业,但摩托罗拉却败在了铱星系统上面。
对于家庭、朋友关系,好钱和坏钱理论解释了这个现象:要建立和谐满意的关系就得从一开始做起。如果你不去培养、发展这些关系,他们就不会在那儿了——不会在你经历困境和挑战时支持你,也不会变成你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源泉。
第五章 奶昔被雇来做什么
“需要完成的工作”理论:我们之所以要购买产品和服务,是因为我们其实需要购买产品来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每个成功的产品或服务,不论明确的还是暗含的,都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而设的。例如早上的奶昔为上班族而设计,下午的奶昔为照顾孩子的爸爸而设计;V8蔬菜汁的重新定位使其与苹果汁、软饮料、开特力等软饮料区分开来,同时打败了携带不方便的竞争者——蔬菜。
对于婚姻关系,这个理论给人的启发是:通向幸福婚姻的道路是找到你想让她幸福的那个人,她的幸福值得你付出!
第六章 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吗
能力理论:资源、应用流程以及组织行为优先顺序是决定一家企业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的三大能力。
跟戴尔一样,制药、汽车、石油、信息技术、半导体以及其他许多行业的公司都日益推崇将一些流程外包出去的做法,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未来能力的重要性。这些企业正冒险地制造自己的“华硕”,将自己的未来外包出去。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虽然你为孩子提供了各种资源,如培训班、夏令营等,但你却将越来越多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外包出去,你就会失去越来越多为孩子们培养能力和价值取向的机会。
第七章 经验学校
“经验学校”理论关注的是,某人是否在早期的工作中解决过的问题与现在需要解决的相类似?如果不一致,即使某人的简历(资源)再漂亮,也不是你要找的人才。根据之前提到的“能力”理论,这就是应用流程能力。
将新企业交给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是很冒险的,因为在没有工作流程指导人们工作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位有经验的人来领导。但是在已经形成引导员工工作的流程,且在细节上更少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公司中,聘请或提拔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的人就更有意义。
许多家长具有天然的倾向,只关注孩子们的简历:高分数、比赛获奖等。然而,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你忽略了给孩子提供为其未来打基础所需要学习的“课程”。简而言之,应将孩子置身于挑战之中,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章 家庭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家庭文化
文化始于确定一个重复出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有一个团队来商量并确定如何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旦取得一次成功,当同样的问题不断地重复出现时,管理层应当要求同样一个团队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它。如此循环往复,成功解决这一问题的次数越多,这一方法就越有可能成为大家自然而然接受的方法。文化在任何组织中的形成都是某种方式被不断重复的过程,这种被重复使用的方式逐渐演变成这一组织的文化。
每位家长都希望他们抚养的孩子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实现这一愿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创造一种正确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将成为家庭行为的一种非正式但是强有力的指导方针。尽管对于父母来说,始终保持行为一致,并且当孩子做对某件事时给他们积极的反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文化就是在这种日常生活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而且文化一旦形成,就几乎不可能再改变。
Part 3 如何确定你能正直一生,远离犯罪
第九章 仅此一次的错误
边缘思维的陷阱:每当成立已久的大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做投资决定时,都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建立全新的品牌和销售团队,这要考虑它的完全成本。
第二种是使用现有的东西,这样就只需要花费边际成本,获得边际收入。
大多数情况下,关于边际成本的考虑总是能战胜完全成本。在竞争中,边际成本的理论使得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选择继续使用他们已有的东西,结果就是他们付出了比完全成本更高的代价,因此他们失去了竞争力。所以以边际成本理论考虑问题是非常危险的!
边际成本的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在选择一种正确或者错误的行为上:某件事“只做一次”的边际成本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的完全成本可能要高出很多。然而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自然而然地、无意识地被边际成本的学说误导。
以100%的坚持来保持原则要比以98%的坚持来保持它更容易实现。如果你从未越界,那么你的道德界限就足够强大;如果你破例一次,那么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破例。
结束语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未来“画像”、认同感以及标尺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企业的目标,也是你的人生目标的组成部分。
借用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上帝衡量我的人生,不是用金钱,而是我可以帮助多少人,变成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