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_精选读书笔记600字
看的东野圭吾的第四部小说了吧,从《白夜行》到《解忧杂货铺》到《嫌疑人X的献身》到这次《湖畔》,除《杂货铺》觉得风格有些跑偏,意外地正能量爆棚,其他都相似地有些灰暗基调,读完心里闷闷的,却还忍不住对精彩结局咂巴咂巴嘴,大呼漂亮!
《湖畔》揭露的日本社会现象让人狂跌眼镜。
【父母与孩子】在唯学历论方面,日本人的执念可以说是刷新了三观。为了能让孩子进有名的私立高中,家长们穷尽其能,甚至不惜逾越底线,金钱、肉体都可以拿出来交换,只为一份泄题的协议。孩子们在这种高压作用下,被动地要接受魔鬼式训练,接受不那么光彩换来的机会,心里不扭曲不邪恶都对不住读者的期待。所以在命案发生后,家长们都对自己孩子的清白信心不足,毕竟自己做出的榜样也见不得光,索性一起包庇,联合起来帮孩子们毁尸灭迹擦屁股。用原文的话说“这群人疯了”。
【丈夫与妻子】文中说“凡是孩子到了六年级,夫妻俩的爱情基本也走到尽头了”。六年级估计和七年之痒一样,算是一道坎吧。所以文中四对夫妻各自心怀鬼胎,背后的换妻、外遇、绿帽子、出卖肉体换试题好像都不算什么了,和谐的表象下暗潮汹涌的一塌糊涂,却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东野小说里的孩子都不可小觑,杀人、弑父,心机爆表,有时看得一身冷汗,难怪说“小孩子的恐怖故事最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