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_读书笔记1000字
就像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那样“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霍乱时期的爱情》其实是一个女子对两个男人的抉择。一方是理想中的爱情——阿里萨;一方是现实中的爱情——乌尔比诺。这就涉及到了当代女孩儿最关心的问题,到底是嫁给爱情呢,还是嫁给金钱?不过艺术毕竟是艺术,所以费尔明娜同时拥有了两者,而当代的大多数女孩呢,可以类比一下小时候决定进清华还是进北大,结果是一样的,既进不了清华也进不了北大,所以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既嫁不了爱情又嫁不了金钱。
以前看书时总惊叹于阿里萨对费尔明娜的长情,也常赞赏于乌尔比诺对费尔明娜的温柔,以为费尔明娜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现在呢,突然发现阿里萨爱的并不是费尔明娜,乌尔比诺的温柔也可以属于别人。
阿里萨长达半个世纪的等待不过是男人对初恋的执念,而半个世纪之后两人得以在霍乱的成全下重获爱情的结局也类似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阿里萨一生的追寻是爱情,并不是费尔明娜。所以当费尔明娜她爸带她离开,并试图用离开的方式使她遗忘并最终乘船归来时,在港口工作的阿里萨并没有认出浑身湿透的费尔明娜,他心目中的花冠女神不会是这样一副落汤鸡的样子,他爱上的只是他想象中的费尔明娜。所以当费尔明娜漫无目的地走进鱼龙混杂的“代笔人门廊”时,他说“这可不是花冠女神该来的地方”,是啊,他心目中的花冠女神是多么的圣洁,怎么会到这种藏污纳垢的地方?他心里对走到这种地方的费尔明娜是不认可的,他爱的人从来都不是真实的费尔明娜。所以他才会用无数的女人去减缓对费尔明娜的思念,因为费尔明娜已经成为了爱情的象征,所有的女人都可以是费尔明娜,当他和萨拉在一起时是“当他发现自己开始爱上她时,她已整整四十岁,而他即将年满三十”;当他和养鸽女在一起时是“从最初猎艳以来,这是他唯一一次感到自己被爱情之箭射穿了”,但所有的女人又都不是费尔明娜。所以他才会买下餐厅里曾占据了两个小时费尔明娜形象的镜子。所以他在经历了53年7个月零11天的分别后还能对费尔明娜重申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