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典藏纪念版)》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读书笔记】
43.《悟空传》
最近有些怀念经典版电视剧西游记,细想其内涵非常丰富,看起这本小说是因为最近被翻拍成电影又火了起来,可能作者有其独到的视角。
可失望的是,我看到的只是一本典型的网络文学,意识流叙述,蒙太奇手法,崇尚暴力美学,充斥着“永恒、自由、失去、拥有”等字眼,动辄“五百年前,五百年后”,仿佛时间根本不需要沉淀,记忆中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模糊,你忘不了我,我却忘了你。
看似讲了深奥的哲理,可我认为写作功底并不成熟,《悟空传》更适合的名字是《西游人物传》,西游路上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但故事偏不好好说,必须借着他人的口,或从别人的故事里,透露出一些线索,炫技似的让读者一点点拼凑出这些个角色的经历和执念。翻来覆去的矫情和煽情,只是把简单的道理,用花哨的手法雕琢出来罢了。
作者用西游故事改编,讲的无非是固守阶级、打破阶级、遵循阶级法则的逻辑圈。妖精即普通大众,他们无力反抗,猴子即革命家,他注定悲壮,神即集权当局,罪恶得一无是处。作者借人物严辞控诉了神,态度强硬,自以为发现了什么真理,实则无知者无畏,对佛教奥义简直就是亵渎。
相比之下,毛姆讲故事水平高多了,平铺直叙,让人如沐春风,只用那平实的语言,娓娓道出那些自然而又贴近生活的人物故事,就能顺理成章将故事推向高潮。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
至今读过的小说也不少,发现许多撼动人心的小说都有一个少不了的要素——离别或死亡。上升到哲学层面最高的也无非是:1.从何而来。2.去向何处。3.意义何在。
人类是那么渺小,生命是如此短暂,我们终究逃不过悟不透这短短几十载的意义,又如何能说清五百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