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追风筝的人》_读书笔记_500字

《追风筝的人》_读书笔记500字

“为你,千千万万遍”
读这本书时,思绪仿佛回到了清朝末年。
当时的阿富汗跟彼时的中国很相似。山河欲坠,内忧外患,国家备受欺辱,百姓流离失所。因而整体基调是沉重的。
故事分两条主线展开。
主线之一是苏联对阿富汗战争及阿富汗内战(苏联想打通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取得印度洋的控制权)。书中描绘了战前阿富汗地区的宗教(伊斯兰教)、民俗以及战后阿富汗难民来到美国后的生活百态。纠正了我对阿富汗人民的偏见,同时也感受到了当时种族歧视的严重性。
战争的代价总是如此巨大,造成经济、文化、心灵上的创伤,需要几代人去承受、偿还。
另一条主线则讲述了主人公心灵成长之路。主人公年少时,因自私怯懦、天生自带优越(或者说种族歧视),从而犯下的种种错行,其兄弟为其扛下后果(凌辱)。等到主人公长大后,得知了真相,从而踏上了灵魂救赎之旅。这是一段成长之路(不成熟综合体—愧疚—难安—救赎—心安)。
风筝具有太多象征意义,或许是人性的闪光点,或许是和平,或许是所有的美好与正义,这些都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如果说阶级固化、种族差异、人性的光明与阴暗,我无力改变太多,那我宁可多传递一份善意,多拥抱一寸光明。
整体行文较为细腻,收放自如,值得一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