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_读书笔记600字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是阿太教会作者的哲理,生命本该轻盈,却被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作者也会遇到各种事情,总是想着回到阿太的身边一坐就是一个下午,自己有着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我想大部分人是有这种感受的!蔡先生描述三十岁前自己的人生经历,虽皮囊在外,但凡人的喜怒哀乐却是应有尽有。真真切切的跟随者蔡先生过了三十年的生活,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青瓦泥房,冒着雨声唱起的闽南语歌,海边的打鱼车队才是作者内心的归属,“或许不应该说这片土地实际物化我的内心,而应该反过来说,是这里的土地,用这样的生活捏出了这样的我”,这种感受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体会或许不太深刻,但是乡下小城长大的孩子体会或许多些,肉体不同,感受却是相通的。很难想象作者在执笔写自己走过的点点滴滴,回忆起阿太,父亲,张美丽,厚朴,家乡小城变化等等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痛楚,那种抓不住的爱,回不去的悔恨,更多的是不舍,爱恨离别,写着写着泪水就模糊了双眼,难以下笔。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却是一种重生,作者说:“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我一次,他书写起其他每个肉体,才会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彼此,温暖彼此。”这是作者认为人的本质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