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2018版)》_精选读书笔记500字
从小学还是初中,看了他第一本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开始,有这么一段时间专挑他的小说来看,一本又一本。说实话,《第七天》在余华所有的小说里并不算特别出彩,但是很接地气,故事里的情节和人物,我在现实中都可以找到。
小说以第一人称来陈述,开篇就很新颖,“我”是个死人,正在被通知去殡仪馆报道。往后的篇章采用现实与回忆的交替展开了“我”的所见所闻,事实上,余华这本书更多的是暗讽,互相攀比的风气,傍身高官选择背叛的李青,追求物质的刘梅,医德败坏忽视生命的医院高层,瞎起哄没有人情味的大众,高层阶层互相包庇互相推脱的腐败,底层人民的苦不堪言,生的世界和死的世界形成很鲜明的对比。
文章最后,伍超问杨飞,那是什么。
“我”是这么回答的,这里是死无葬身之地,死而平等。
但是,生而不平等,死了就平等了吗?并没有,开篇所有的候烧人都要等市长烧完才能再进行,殡仪馆席位加以区别,普通人不能坐在贵宾席那里的沙发,没有墓地就不能候烧,如此种种,都是不平等。
所以,杨飞说的平等,是底层人民在这样风气之后自行一体互相温暖的死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