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书笔记_2500字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书笔记2500字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事实上是我完整读过的第1本来自日本的小说,大学时读的时候,更多是感喟于其中的死亡与滥交。现在快30岁了,再重读,我身上女权主义的思想得以彰显,开始试图以女性的视角来切入、评判这部男作家创作、男翻译家翻译的“恋爱小说”。

1.爱情

爱情是什么呢?渡边对直子的爱,起源于他对直子肉身的迷恋,成熟于他愿意为了直子压抑自己的性欲,甚至不肯与绿子发生性关系,终结于直子死后,他对直子肉身的怀念。渡边觉得,直子并没有爱过他,我却不这样认为。对直子来说,灵魂之爱重于肉身之欲,她当年爱慕木月,却无法与他有真正的亲近,而后来,渡边来疗养院看她,她便爱上了他,也再也无法与渡边有真正的亲近了。直子最后自杀的理由,作家刻意留白了,但若由我来揣测,应该是因为她无法接受自己“灵与肉”的分离,同时又察觉到了渡边与绿子的不同吧,本来就罹患抑郁症的她,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这里可以看做是男人与女人对爱的不同定义。男人的爱,起源于肉身,也许会进入灵魂领域(直子),也许就只是为了发泄性欲(和渡边睡的其他女人,尤其是他高中时与他有过性关系的第一个女人)。女人则不同,对女人而言,爱更多的是一种灵魂的东西,甚至会像母亲包容自己的孩子(直子在用手和嘴唇纾解渡边的性欲时,曾叫他“乖孩子”)。作为女人,我当然更加推崇直子对爱的定义。也许是因为从小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我不会允许自己成为任何一个男人发泄性欲的对象,哪怕这份肉体关系,最后会成长为灵魂之爱。

2.孤独

“孤独”当然是《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渡边和那么多女人睡,直子在木月死后与渡边逛遍东京的大街小巷,绿子想要一个可以尽情宠爱她的男友,都是起源于孤独。

“没有人喜欢孤独,他们只是不想失望罢了。”村上春树写下的这句与孤独有关的句子,我非常赞赏。我想,我之所以不允许自己涉足肉体上的寻欢作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已经长大了,不想尝试,不想失望,便只能孤独。我甚至把这份孤独定义为只属于我自己的幸福,或自由,定义为灵魂,定义为沉淀。相对于绿子,直子是我更偏爱的女性角色,我为她因为抑郁症自杀而感到痛心,不过是因为我无法接受直子竟然是因为无法忍受孤独而死去。

3.女人

这部小说中,出现了三个很重要的女性角色:直子,绿子,与初美。对于这三个角色,不管是原作家还是翻译家,都对她们极尽褒扬之能事,可是,作为女性读者,我却并不喜欢绿子,甚至是讨厌绿子。

是,绿子代表着热情,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绿洲一般对渡边的救赎。但是这是对男人而言的,不是对女人而言;但是不要忘记,渡边爱的,是直子。像他那种为了摆脱孤独而和各式各样女人睡的男人,竟然为了直子,从头到尾不曾与绿子有过真正的性关系。渡边最后与玲子的那场性交,也是为了纪念他们共同认识的直子而已。直子死了,幻灭了,渡边才想起了绿子。那么,还有谁记得当初高中就陪着渡边睡,后来又被渡边抛弃的第一个女友呢?她当初的失落感,是如何消解的呢?

绿子身上的某些性格我也非常不喜欢,最不喜欢的应该是她不够自立。为了能得到男人无底线的宠爱,补足自己从小失去的父爱,就让自己去喜欢一个又一个不那么喜欢自己的男人了?在自己父亲的遗像前脱到赤裸,向自己父亲的遗像展露自己的性器官,就叫做自在、真性情了?(我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村上春树这个男作家了,女人在他眼中竟是这样的。)对一个爱着别的女人的男人说,和我在一起,就只能想着我,所以说,你对渡边的爱,就深到了忽视他只为了睡你而睡你的程度?

说完了绿子,再来说说初美。初美应该是这部小说中最完美的女性角色了,她漂亮、优雅、娴静、温柔、家世好、三观正、有包容心,又受过很好的教育,她甚至代表着理想、信念,还有纯粹的美,只不过,初美因为爱上了一个不值得她爱的永泽,最终自杀了。她死后,永泽竟然在给渡边的信中假惺惺地说,“由于初美的死,某种东西消失了,这委实是令人不胜悲哀和难受的事,甚至对我来说。”渡边把这封信撕得粉碎,并与永泽绝交了,我也为初美的死感到痛心,不过是因为我在惋惜,不要说离开永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算是离开爱,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那样纯粹美好的你,在爱之上,还有生命,还有自己对自己的珍视,更有我个人对何谓幸福的定义。而爱,有时候只是皮相,只是性欲,只是幻想,只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催生的情绪而已。

4.死亡

《挪威的森林》中,很多很多人死去了,木月、直子、初美、直子的姐姐、绿子的父母。很多很多人没有死去,但是消失了,敢死队、永泽、绿子、玲子、伊东。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必然伴随着死亡,以及分离,我也是这样长大的,慢慢地失去自己爱的人,爱自己的人,然后,更加自决、独立,更加勇敢,发现真正的自己,坦然而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寻觅属于自己的幸福。

5.性描写

我的学生曾经来问过我,怎么看《挪威的森林》中那么露骨、那么色情的性描写。我回答说,“就这还叫色情?真是没见过世面。”确实,不管是我第1次读这本小说,还是我今次再读这本小说,我从来不觉得这里面的性描写露骨、色情,我甚至在读到有关的句子时,没有任何生理上的反应,有的只是在反复阅读以揣摩人物的心理,试图离开渡边的视角,去填补作家刻意隐藏起来的情节,保证前后情节的连贯性。因为我知道,村上春树不是那种靠写小黄文,满足性欲来赚钱的网络写手,他这样写,一定有他在探讨深邃人性上的意图。而且,村上写得非常干净,最起码对我这个女性读者而言是这样,我没有任何淫邪的联想。(男人我就不清楚了,他们的世界,不是我等女子可以理解的。)

爱情,死亡,孤独,与性,加起来,也许也便称之为“青春”了。我可能是真的老了,不想得到爱情和性,不再害怕孤独与死亡,不再崇拜不成熟、不理性的青春,而是试图让自己在宗教的荫蔽下,活得沉静、自在。也许,这也是一种幸福吧,一种让我想要这样生活下去的幸福:

“看那些流离失所的游魂,莫衷一是层层围困,
从来酿酒的人分外清醒独善其身。
常言说命运半点不由人,
不信常言偏信方寸,
那些荒唐传闻化名称为青春,
红尘滚滚。”
——《九万字》黄诗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