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描写山川河流天上人间仙境的诗句,都是美丽的。
以唐朝贞观为蓝本,以玄奘西行为引线,点燃了一副沉寂许久的梦中诗画!孙行者反叛现实社会,也是作者对明后期朝廷垂危腐朽的批判,比丘国改名小子城篇幅就是对当时明朝统治者嘉靖皇帝痴心求道索取长生的真实写照。在读了两遍原著之后,才发现唐僧这个角色对待猪八戒是真的护短,对待孙悟空是真的令人厌恶。唐僧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每遇妖怪都是一副可怜众生的态度。像那被南山大王花豹子摄去的时候,和樵夫捆在一起,竟然说樵夫死了无所谓自己死了就有所谓之言,肉眼凡胎不识真假,对待花言巧语的妖精真是善良之至,对待一路保平安的行者却犹如妖精对待自己一样。圣僧不圣,八戒不戒,贪生怕死唐三藏,好吃懒惰猪无能,碌碌无为傻和尚,桀骜不驯孙大圣!
看不懂这佛为哪众生,佛也要报仇,佛也要人事。佛非佛,妖非妖,人非人,神非神。
,
……
西游记读书笔记 第(2)篇断断续续两个多月终于读完了《西游记》,只能说名著不愧是名著,里面的文学功底很深厚,诗、词、古文感觉都是作者信手拈来的,特别是那些描写环境和打斗场面的句子,不仅语句精美,而且都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深厚的文学功底是我辈望尘莫及啊。可能是诗词在现在生活中不怎么运用了吧,因此我不会创造出像人家古人那样富有诗意的诗词,但我个人又还特别喜欢古代的那些诗词歌赋,所以我对于能信手拈来写诗词的人都怀有特别的崇拜之情。今年接连读完两个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我就深刻的感受到没有早一点拜读它们是我莫大的损失,因此我想今年把后面两个名著继续读完,以弥补之前人云亦云没有读它们的遗憾,也感谢作者优美的文字给我带来的美好的精神体验!
西游记读书笔记 第(3)篇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西游记》至此终。
引用最后一段话结束西游,耐人寻味,回味无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西游,从小到大的陪伴,贯穿始终的人生哲学,实乃国之精粹。无论景色描写还是人物塑造,都言简意赅,意境到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历时十四余载,功能圆满,修的是佛,却也是在修身炼心。有很多关于儒释道三家的争论,也有许多分歧,但是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就让大家自己去裁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