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小时38分钟读完,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不记得了,只发现一个问题,我看书不会一次只看一本书,会同时打开几本,虽然是以一本为主线,但是同时也会看挺多其他的,看书不够专心,还是我注意力不能能够集中?
《废都》这本书看的时候并不了解这本书讲的啥,只是名字吸引了我(看书总是会优先选择喜欢的题目[捂脸]可见取名的重要性了)然后看到作者是贾平凹,一直想看看他的文章,然后就看了。电子书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看到大家都书评,能科普很多书以外的知识。还有就是自己看书的时候没太注意,看别人一提,呀,自己也是这个感觉,然后就去点个赞,看看书架,嗯,共同阅读挺多,关注个。但是现在都不敢随便关注了,看书时长个个都好高,自己的排名真是一降再降原来大家都是超级喜欢看书的人呐。言归正传,我没有完完整整看完过《红楼梦》更没看过《金瓶梅》,但是看了书,能感觉到作者受其影响很大,不论是收破烂的老人,孟云房,还是哲学牛,他们都有一种《红楼梦》中类似警幻仙子的角色,他们话多是谶语,不管是关于书中人物的命运,还是涉及社会现状,都有这种感觉。而作者可以说是贾雨村,“假语村言”,庄亦隐约有作者的影子。还有《金瓶梅》,这要感谢书评的补充,以前对《金瓶梅》了解不多,只知道名字,知道是本禁书,还带一点小黄[捂脸],书评改变了我的印象,甚至有一读的冲动,至少想加入书单了。书中的结局也很类似《红楼梦》,“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死的死,走的走,四大名人已不复在,而西京城依旧,废都亦依旧……
不同年龄段读书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多年过后,我再来读这本书会有新思考,新想法。
废都 读书笔记 第(2)篇老实说,读完了心里很空,有种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错觉。劳伦斯,八十年代,道德感,所有这些在我脑子里交织。我该说些什么呢?
唐宛儿对吗?不对呀!大家都受伤呀!可是她错了吗?那样的丈夫,她好像反抗了,可是到最后她反抗了什么呢?她不过像张爱玲说的那样。女人啊女人,这辈子念的都是男人。最后好惨啊!或许她是劳伦斯的康妮,可是她的守林人不在呀。
庄之蝶,哦,庄之蝶。我每每看到他想到的都是渡边淳一写的男人。好惨呀,好有理由呀!好现实呀!哈哈,众人皆错便成了对吗?好没道理,好有道理。
牛月清。这是个有底线的人。一辈子活的贤妻良母。这是中国每个贤良女人的底色吧。我到最后只记得她那一句“恶心”。是啊,太恶心了。对她而言怎么能不恶心呢?随后而来的种种劝说的人,大约她心里也是这样的。贾老笔下此节种种犹如镜子里映照出的市井生活。
这就是废都里的人。我看此书大约和八十年代的人看此书心境不大一样。如果他们真如论文里写的一样,觉得这书异常的不正经。我看完了大约是没什么感觉的,也没什么话想说!可还是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堆,甚至苦翻豆瓣。大约人要吃饭,不给吃饭就要饿死,是安排给人身体上最大的原罪;而人要有人交流,有人迎合是精神上最大的原罪。至此,无话可说。至此,愈说愈多。
废都 读书笔记 第(3)篇大道理我表达不出来,只会很浅显的看着书中的故事。学习了男人女人出轨的过程:先是偶然相遇,互生好感,心里总想着见一面,紧接着若能送上礼物便是更好,用充满爱意且闪躲的眼神相望,小心翼翼的试探,这时候若有上天的一把推波助澜有了不经意肌肤的触碰,那就不得了啊,整个人都会陷了进去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一而再再而三…n每一个女人都有她的可爱之处,总会让人怜惜迷恋,女人这一生物的存在总有她的意义,其中的意义不仅仅只是生孩子。就为了吸引男人!擦出火花!感受被爱!n名人效应,人怕出名猪怕壮。名人哪有人不喜欢的,自带着光芒,女人自然就崇拜,一崇拜便爱上了,就想把自己送给他。他爱你是真,舍得为你花钱也是真,若是再进一步抛妻弃子那就不行的啦,嘴上说着许你一个未来,可他的未来不会有你。做男人也着实不易,在老婆眼里上床不行下床也不行,再厉害的人物他不是神,零距离的在一起生活,不管是谁人设都得崩,各留点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活才好过。生活说白了就是一大群人呜呜泱泱的一起过,混呗!扛得过的,扛不过的又如何?至死方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