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明朝那些事儿5 读书笔记(3)篇

明朝那些事儿5
作者:当年明月
本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点又均以张居正为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第二部分是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甘当大任的朝鲜名将李舜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
明朝那些事儿5 读书笔记 第(1)篇

《明朝那些事儿5》讲述了嘉靖后期和万历前半阶段的事。徐阶,从刚正不阿的愤青到大智若愚,洞察人心的首辅,他的一生可以用隐忍来评价。所谓政治家,就是既能在关键时刻给敌人痛击,也要能干实事的人。徐阶成长为比奸臣奸诈十倍的勇士。嘉靖,荒唐的炼金皇帝,一个自私自利只为贪图享乐,玩弄大臣于股掌间,最后却被智谋略高一筹的严世蕃和徐阶利用。张居正,以天才称呼并不为过,明朝第一“相国”,力行改革,以天下苍生幸福为己任,甚至不惜与大臣们作对。权力的巅峰相对的就是骄傲,给少年万历留下的阴影使得死后被清算。海瑞,清的不能再清的清官,都能被百姓们当门神供奉了,真的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我一直相信一个人没有改变大环境的能力,就一定得培养适应大环境的能力。初心不变,方式调整。海瑞的品德无可挑剔,但被利用而后唾弃,最后受苦的还是人民。李如松,有能力的官二代,抗倭援朝战争看的惊心动魄。恐怖是唯一一次日本中国武将同台的历史。明朝的首辅像幻灯片一样更替,只是时间长短不一。历史就像是一台戏剧,你唱罢来我登场,不变的核心是权力的游戏。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的转折点,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大量著名文著出世。万物盛极必衰,想到后面两本书要讲到明朝的没落,有些心酸难过。

明朝那些事儿5 读书笔记 第(2)篇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为什么有《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因为从万历十五年左右开始,毫无征兆地那个聪明勤奋的皇帝开始懈怠、开始不上朝、不处理朝政事宜,开始学嘉靖了。不过其实他独立处理朝政也没几年,从万历元年到万历十年有张居正把持朝政,只有张居正去世后即从万历十一年到十五年才充分发挥了好皇帝的风格,也就这么短短的五年而已。昨晚偶然听了《风雪定陵》的书的前几章,感觉非常愤怒、悲怆、难过,就因为考古工作没有好好作准备,考古小组人员素质差,好好的明定陵(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陵墓)给毁了。不仅三人尸体被焚烧毁掉,非常具有考古价值的织锦等也不知所踪,其它毁灭更不必说。唉!已看完《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1-5》,等读完这个系列再读《风雨张居正》后,明朝历史这块就算研读完了。接下来准备把《风雪定陵》读完,开始读几本考古的书吧。朝代乱追根究底还是掌舵人皇帝不行而已,而无论盛世乱世,总是英雄辈出、名臣名将风起云涌,在历史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也是历史的魅力吧。

明朝那些事儿5 读书笔记 第(3)篇

嘉靖到隆庆再到万历,深感嘉靖时期的能人志士辈出,徐阶、高拱、杨博、张居正、李如松、戚继光等等,这些或精于权谋或精于兵法,都怀有着报国之志,只可惜一山不容二虎,在权利的斗争中,只有一个人能够达到最高点,在政治斗争中很少有人能功成身退,看尽了繁华与腐败,你或许感到厌倦,但官场这个舞台是一条不归路,你想安稳下台?没门。徐阶就是最好的例证,即使在朝中一家独大,却连自己的家都保不住,徐阶的两个儿子被抓去充军,家里的所有田产都被没收,连他的家也被一群来历不明的人烧掉了,徐大人只能连夜逃往外地。(当然这也怪海瑞先生耿直无比)一代名相张居正在死后同样被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他精心培养的万历,心中最恨的人却是他。权力真是个有魅力的东西,张居正是一个对他有威胁的人。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期许着一个美好安稳的生活,其他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但当你能有机会掌权感受到权力给你的独特感受,也许每个人都会想去摸一摸碰一碰吧,有谁会甘于人下呢?斗争可能是永无止境的吧。

期待下一本中能有让我心潮澎湃的伟大人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