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悲剧人偶读书笔记(3)篇

悲剧人偶
作者:东野圭吾
在这个家里,命案接连发生。所有人的不在场证明都如蛛网般整齐严密,只有不会说话的人偶看到了真相。一个男人把我带上楼,放到架子上,目光锐利地反复打量我,随即离开,这让我猛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不久,悲鸣响起,一个身穿白色睡裙的女人从我面前跑过,冲向阳台。我身后的房间里冲出来两个人大声呼喊,但女人径直翻过护栏,纵身跳下。人们称我为悲剧人偶,说我会给每个拥有我的人带去不幸。这是我在这里看到的第一件事。《悲剧人偶》与《恶意》《圣女的救济》等书一起,被日本读者票选为东野圭吾十大被低估杰作。东野说: “ 《悲剧人偶》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定位,从各种意义上说,这部作品可能都是一个转折点。”
悲剧人偶读书笔记 第(1)篇

推理天王最平庸的作品——没有之一

严重剧透,慎入。

首先说我不是东野吹,当然也不是黑。

熟悉天王的读者应该都知道,东野圭吾最大的短板就是人物刻画。天王的作品一直没能出现超一流名侦探。加贺恭一郎应当感谢阿部宽的演绎,汤川学全靠福山雅治帅得飞起。

所以,当天王遭遇这种以一幢封闭的大宅子为舞台,家族恩怨情仇为动机的题材时,结果就比较惨烈了。空间受限所以调度困难,人物关系复杂所以顾此失彼。这本书里人物众多,一开始天王就匆匆忙忙地在几个主要人物的脑门上啪啪啪贴了标签:残疾腹黑少女佳织,独立聪慧新女性水穗还有性格阴暗的私生子永岛,以及悲天悯人的私家侦探悟净。很不幸的是这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都失败了,更不幸的是除了主要人物以外的次要人物的侧写也都失败了。青江——在那个年纪的半大男人富有好奇心,求知欲,乐于卖弄自己的冷静和理性其实是十分普遍。因此青江这个人物尚且比较中肯的,可惜的是一点微弱的光不足以抵抗整体的坍塌。天王笔下的女人大多是富有思辨性,冷静,果敢却无情的,特别是刻画年轻女性方面,基本只用了这么一个形象。而大多数女性在天王笔下没有形象。《悲剧人偶》中女性人物众多,而且基本属于没有形象一类。比如书中两个表姐妹,年纪似乎相近,水穗在海外公司工作,佳织从小残疾。这两个人的性格,语言行为应当是有所区别的。水穗——女主人公表现出独立新女性的特点不出彩却比较正常。可是轮椅少女佳智则几乎没有性格特点,依照这个人物的经历,从小残疾,母亲突然自杀,父亲堂而皇之出轨,她如果表现出敏感,偏执的特点反而更有说服力一些。当然书中她也确实颇为偏激,敏感,确实,我在全书进行到50%的时候就已经推测出她参与了犯罪,然而,这仅仅是因为由她玛丽苏属性和人物经历严重不符,所以自然而然的猜测,并不是说这个人物的刻画有什么可取之处。其他人物,不说了,说了头疼。

第二点,说说结构。其实天王调度时间空间,驾驭文章结构一直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尤其后期的作品,故事虽然简单,但是通过多角度切换通常可以将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或许《悲剧人偶》属于早期的作品,可以把它当做一种尝试,所以失败也就理所当然了。书中可以分为人偶视角(独白),和女主人公水穗视角(平视)。先看人偶视角。书里的人偶视角抛去引出侦探这个作用,将其替换成板凳视角,拼图视角,其实也不会有问题。到了故事最后,可爱的人偶的独白,已经让人不忍细看。在一本推理小说中向读者解释,因为“我”——人偶,将两个人的身份弄错了,所以前面的独白不能算数,作者难道不是在耍流氓么?更何况它只是一个人偶,让它背锅是不是忧伤了一些。而另一个视角女主人公水穗视角其实也是毫无意义的。把这个人物从故事中拿出来替换成佳织,故事照样可以进行下去,甚至会更加合理,结果揭晓的时候也会更加东野圭吾一些。也就是说女主人公水穗属于侦探小说中除了主要人物以外的必要的甲乙丙丁,为了增加故事的复杂程度,让读者更加迷惑一些而存在的,她强硬推动情节发展,推不动就硬拽。原本担当推动情节作用的的角色有三个,青江,水穗,人偶。当青江死亡以后,故事的推进就显得十分乏力,人物语言从尴尬进化为万分尴尬,甚至让读者能明显感到,呦,这是伏笔。如果这是一般小说,也就罢了。可惜这是推理小说,能让人一眼看出罪孽的伏笔不是好凶手啊。

第三。这本书不属于本格,不属于社会派,其实更接近变格派。案件在故事中接二连三发生,凶手拥有共犯。是不是想到啥了?是的横沟正史。这本书尤其像横沟正史,一幢鬼气森森的宅子,三代人,复杂的姻亲伦理关系,扭曲的人性,加上人偶娃娃渲染宿命氛围。这不就是《狱门岛》,《八墓村》,《犬神家族》么?其实这种题材早已落伍;天王在扭曲人性的刻画和悲剧环境渲染上的短板也决定了这是一本水平比较(非常)低的作品。

第四,我想说,我钟爱日本长寿推理剧,比如《相帮》这一类型,因为它们的三观无比端正。其实东野圭吾可以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三观端正——除了高科技脑洞的那几本以外。这一本中就比较诡异了。我一度以为自己看的是网络小说。佳织因为母亲被父亲,父亲的情人,以及暗恋对象(便宜舅舅)杀害,故事可怜可悯。然鹅,外婆,佳织的两个阿姨,家中女仆帮助凶手掩盖罪行。这一点就很难理解了。要知道凶手并不是佳织,她不过是事件触发人,家人甚至不知道她是案件背后的设计者,正因为爱护这个女孩所以帮助她暗恋的对象脱罪?所以坐视凶手连杀三人?我还能说啥呢?这家人或许基因有着严重缺陷,她们甚至认为,残疾的佳织有了杀人犯的陪伴便可以幸福下去。我还能说啥呢?在出现了无辜受害人以后,他们还是决定帮助没有血缘关系的凶手,原因只有一个,亲人恋慕他。这,我还能说啥?可以说,这是一个疯狂的家族,家族三代人,外婆,两个女儿,两个外孙女,她们都笃定,除了她们在乎的人以外所有人都不值得一提。如果只有一个或两个人这么崩塌倒也罢了,重要的是,他们全部这么崩塌。甚至女主人公水穗得知真相以后,她所感怀的是,家里人商量着干大事、做伪证陷害堂叔的时候居然没有告诉她,她悲伤,难过,难道她不是这个家里的人吗?好了,你们赢了,你们的玻璃心,我的小心脏啊。很难想象这居然和《彷徨之刃》出自一人之手。如果是蔡骏出品也就罢了,那么至少,我连看也不会看,那么至少,避免了浪费时间,那么至少,我也不会这么懵逼了。

我知道,东野圭吾是近十年来实体书市场运作最为成功了作家,我知道《解忧杂货铺》的销售神话,我知道天王出品,销售保证。这些我都知道。天王的书很多,就我翻阅过得差不多就有40本——其中有一部分港台出版的繁体。其实真正处于高水平的也就那么几本人所共知的作品,其余的大多在及格线徘徊。在天王的书里我想已经很难再出现爆款,可是出版社仍旧想用推理天王赚钱,比如这几年的《梦幻花》,《白金数据》,《风雪追凶》都属于这一类。而这一本则刷新了我的底线,它连出版物的水平都没能达到。

血槽吐空了。唉。我看的这本书是啥呀。

非要说这本书有什么优点,只能说有一个。书中案件的参与者大多只知道案件的一部分,凶手与作案工具处理人不一致,所以每个人的证词其实都有部分虚假。从而形成几个比较关键的解题点。当然,今天来看这种写法已经不新鲜了。

悲剧人偶读书笔记 第(2)篇

悲剧人偶…

这种一听一看就自带暗黑能量的书名跟封面是我的偏爱啊~

刚出场人数较多其实往下看还是能清楚梳理人际关系的,我觉得全文结构不错,情节由慢到快到最后简直是一波多折火力全开直到全书的最后一页最后一个字都在散发着推理能量让读者惊叹不已意犹未尽啊。其实如果仔细看得话,就应该知道一个几秒钟能解开九连环(书上写的)的残疾女孩在本作品上地位绝不低,这套路就像看过的电影『唐人街探案』的最后一幕那个小女孩的诡异一笑,看得我头皮发麻甚是后怕又全身兴奋不已,这结尾这作品这套路也太成功了吧。。(当然相同的套路用多了也是读者跟观众越来越不感冒的哈)

觉得不错的书却分数不高,看了一些书评,有人认为,人际伦理写的太勉强,永岛为被抛弃悲哀一生的母亲去怪罪报复一家“没有血缘”的家庭进而掌控竹宫产业,老夫人跟忠心仆人觉得只要外孙女幸福哪怕是跟杀人犯在一起都能忍受甚至帮其伪装犯罪现场,琴绘知道真相也不跟自己女儿坦白等等…这些观点真不知道怎么反驳因为都觉得情有可原,emmm其实只要多看看新闻,你往往会发现,生活比小说更狗血。还有一点,有人认为,悲剧人偶这种角度切进入很新颖很不错值得鼓励,然而人偶的自白“对不起,我认错人了”,惹得一众读者愤怒感觉受到了欺骗。哈哈哈哈我反而觉得这倒是东野先生的高明之处,再者我也没发现人偶的自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人把人偶的自白当成推理的参考,无可厚非,但,你都有看错人的偶然,人偶为何没有?。

最后,回归故事本身,青江努力帮佳织找真相让她看清永岛真面目,可是到死也不知道,他真心想保护的人其实知晓一切并且为了报复心却将他害死,这才是本书最悲剧的吧……

“愿十字大宅里,从此只有幸福降临。”

往往听完这种话语时我总感觉悲剧在接近。(可能我是个悲观的人吧。)

——『悲剧人偶』

微信读书第一百二十九本_。

悲剧人偶读书笔记 第(3)篇

一个眼见也未必为真的故事。结局的反转让人始料不及。最经不起考研的东西大概就是人性了。你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刻。被什么事件触发。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哪怕只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我其实很讨厌智力玩具。”佳织有些不屑地说,“一知道解法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还总想要下一个,就跟毒品似的。”n“相思或者爱慕什么的,法律就管不了了。”n“不管怎样,说真话就对了,只要没做什么亏心事。”n“最近的女孩子的确都很有闯劲啊。”n“人生有很多不如意,这正是最悲哀之处。”n“并不是只有利益纠葛会成为动机,有时候单单是仇恨也会驱使人做出某些举动。”n“说好听了是不为外物所动,其实就是对什么都无动于衷。”n“女人在关键时刻也能使出很大力气。”n“警察总会说很多。别为这个胡思乱想。”n“警察会设想各种可能性。”n“人不可貌相啊。”n“再不起眼的信息也能起到关键作用。”n“老鼠急了还咬猫。”n“只要我想做,什么都能做到,我知道自己能做到。”n“警察都是现实主义者。”n“大部分人都不记得准确时间。”佳织看着水穗,似乎在寻求她的认同,“几点几分吃了饭,几点几分去了厕所,一般都记不住。”n“人们总是要知道真相才行。”n“犯罪永远得不偿失——在任何年代都是如此。”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