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雨季”死死的困住,总是一片泥泞,总是湿了所有。他不断地挣扎拼命的利用各种方法试图逃出那个恐怖的“雨季”,上天总是会眷顾努力的人,她成功了,并且永远的告别了自己人生的“雨季”,终究雨季不再来了。之前读过撒哈拉觉得三毛就像是一个雌雄同体的强者,在艰难的环境下再苦再累她都那么安然自若,最后失去荷西她也坚强的挺了过来,猜想她一定一直都是那么坚强不可摧毁。直到读完《雨季不再来》才明白她后来的坚强都是之前种种磨难和忍痛改变自己造就而成的。谁能想到她小时候是一个极度自闭自卑,不敢出门不敢和除家人以外的任何人说话的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甚至无数次想一死了之,那么小的孩子却对生活失去了全部的希望,让人不禁心疼。还好她遇到了很多贵人,把她一点点从泥泞的沼泽中拨出来并慢慢的推上岸,他自己也是足够的努力,一步步把自己逼成了传奇的样子。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要经历一段泥泞不堪让人很绝望的日子,但是要相信,只要敢于去直面困苦,敢于和“雨季”抗衡到底,最终展现在面前的一定会是阳光明媚。“雨季”总会过去,总有一天“雨季”也将永远不再来。
读完于20190430凌晨 医院
雨季不再来读书笔记 第(2)篇使用了无限卡,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看完了,其实这里面有些故事有些人物早已听闻,但再看一次,还是有着好多不同的感受,大概是因为成长了不少。
她说:《雨季不再来》本身并没有阅读的价值,但是,念了《撒哈拉的故事》之后的朋友,再回过来看这本不很愉快的小书,再拿这三毛和十年前的二毛来比较,也许可以得着一些小小的启示。三毛反省过,也改正过自己在个性上的缺点。人,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时间。我常常想,命运的悲剧,不如说是个性的悲剧。我们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固执不变当然是可贵,而有时向生活中另找乐趣,亦是不可缺少的努力和目标。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
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
雨季不再来读书笔记 第(3)篇看了《撒哈拉沙漠》才又返回来看这本书,虽说三毛在评价自己说当他还是二毛的时候和她成为三毛时是大不相同的,但我还是觉得她内心敏感,情感细腻,抑郁情绪一直都在的,可以看出三毛小时候被数学老师冤枉作弊对她的打击非常大,不仅在她好几篇文章里都有提到,而且也直接导致了她的自闭,不过她很幸运,有三位可爱的老师拉她出泥潭。
三毛也是矛盾的的三毛,有时觉得活不过,有时觉得活腻了,最让我震惊的是在《撒哈拉沙漠》里,她和心爱的的爱人在一起时居然也说自己常有想死的念头,而在此书中除了是的“二毛”时常常会有那种念头外,都是感慨光阴太短,活不够,也许三毛就是敏感得吧,情感丰富,这让我好没有勇气看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看一个内心强大的而又情感脆弱的人回忆自己的丧爱之痛会很揪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