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夜行读书笔记(3)篇

白夜行
作者:东野圭吾
1973年,大阪的废弃大楼里发现了一具遭谋杀的尸体。死者是当铺老板,而死者生前最后见到的女人也死于瓦斯中毒,本案因此陷如谜团。死者的儿子桐原亮司与嫌疑犯的女儿西本雪穗在当时都是小学生,长大以后,两人各自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命运却仍无情地操弄着两人的未来……
白夜行读书笔记 第(1)篇

《白夜如萤,爱恨随行》

读罢《白夜行》,感觉相当地受触动,这样震撼的书并不是那么多的。用了几天零碎时间读完,之后又回味良久。对于小说,许多人一致认为基调是黑暗的,绝望的。我也有此感触,但也不完全苟同。

(剧透严重,还没有看过书的人请先不要往下看。另外,这里讨论的仅仅是原著小说,不包含电视剧,因为电视剧对小说本身进行了大量的改编。仅看过日剧的同学请不要误解。)

读罢此书,我们难免会有种种疑问:

1、雪穗爱亮司吗?

2、亮司爱雪穗吗?

3、雪穗爱一成吗?

4、雪穗出于什么原因要加害江利子?

5、亮司是否付出了太多而雪穗是否在利用亮司?

6、雪穗和亮司想要的是什么?

7、雪穗的“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亮司的想要“在白天走路。”

这两句话怎么理解?

8、为什么已经过了15年的时效追诉期,他们却没有走到一起。

9、全文最后一句,为什么“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疑问主要是这么一些吧,其他“雪穗是否能被理解”,“亮司是否能被原谅”等等属于个人主观认识了。

从我理解的角度,试着解答这些疑问。

雪穗是爱亮司的,亮司也是爱雪穗的! 东野圭吾所写的其实是一本关于爱的小说。

事实上,在他们两人的灵魂中,除了这点爱,几乎也不剩下什么别的了。这是一种爱,但并不能单纯地称为“爱情”。 书中,老警察对此的看法是,他们两人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老警察的看法并不错,但这是站在他的立场上的观点,是片面的,用他的话说,他们两人是枪虾和虾虎鱼。但他们并不只是互相利用的,他们之间的羁绊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

关于这种爱,书中有一些地方隐晦地提到了。雪穗给亮做的绣着RK的袋子,雪穗给她的店起名叫R&Y,亮司做的男孩女孩牵手的剪纸等等。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是在整部小说的结尾。“雪穗像人偶般面无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还有那句被争论最厉害的“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很多人说,正是因为读到了结尾的这几句话,才感受到一种冰冷的寒意,才无法原谅雪穗。还有人说,正是为了不辜负亮的牺牲,雪穗才一次都没有回头,在她那幽灵般的背影后面,一定是一张泪流满面的脸。

但我的想法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这样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店铺女老板,突然发现有人死在了自己的店里,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反应呢?恐惧,担忧,惊慌,愤怒甚至一丁点的好奇——这些不该是正常的反应吗?那这时候,这个女老板脸上的表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她脸色铁青,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是店长滨本。’”

这才是正常的反应。铁青的脸色说明了担忧,惊慌和厌恶,微弱的声音说明了害怕。雪穗这个叫做滨本的部下的反应是对的。换言之,像人偶般面无表情,再冰冷的回答,这种反应反而是让人起疑的,太过于冷静了。但雪穗不是个表演天才吗?整本书中,她不是时时刻刻都表演得恰到好处,不露丝毫破绽的吗?对她来说,表现出恰当的惊慌,不是轻而易举的吗?还有一次都没有回的头,在这种情况下,离去时忍不住好奇跟担忧,回一两次头,看一两眼,不也是正常的反应吗?难道就因为回头看了一眼,别人就会识破两人早已认识吗?

我们先来解答下之前列出的最后一个疑问,雪穗为什么一次也没有回头。整本书中,雪穗的表现永远是温柔的,是体贴的,是得体的,即使委屈跟哭泣,也是能做到以假乱真的。但她就是没有表现过这种冷漠。实际上,情感的表露是对情感的掩藏,冷漠的神情才是对情感的展现。对雪穗来说,亮司的爱就是她黑夜中唯一的一点光。也就是她最后残存的一丝人性和一点点灵魂。正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入骨髓的爱,所以亮司的死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她没有办法再做作地表演出惊慌的神态。但是亮司的死也带走了她最后的那一点灵魂。也就是在亮司死去的瞬间,雪穗的灵魂也死去了。所以,当雪穗离开的时候,她的背影就像个幽灵。不,她已经变成了幽灵,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不再有留恋,不再有人性,不再有灵魂,不再有爱。这样一个幽灵雪穗,当然不会再回头。

但雪穗为什么还要离开呢?为什么还要否认她和亮是认识的呢?她还要做什么事呢?她还想要什么呢?

那这里咱就来回答一下第六个疑问,雪穗和亮司想要什么呢?

表面看来,雪穗想要的东西很多。金钱,名誉,地位,权利,家庭,别人对她的尊敬,对她的爱慕,对她的嫉妒…… 但其实她要的只是一样东西——她要她小时候没有的东西。她要补偿的都是她小时候所欠缺的东西,加倍的补偿,加一百倍的补偿。但是实际上,她要的也并不是这些东西本身。比如金钱,那是用来享乐的,但雪穗敛聚了那么多钱,我们却没看到她花用;权力和地位,那是可以向别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的,但雪穗始终表现的谦卑有礼;别人的爱慕与嫉妒,那是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的,但雪穗也没有陶醉其中。那她究竟是为了什么?

雪穗所要的仅仅是“夺取”。

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守财奴。不停地敛财的人并不叫守财奴,不停地敛财却不肯拿出来享乐的人才叫做守财奴。守财奴所执着的其实不是钱财,而是敛财,是敛聚。我们多数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类似的心理,比如攒了好久好久的钱,拿去买一件贵重的物品。买到手后过一段时间,你可能会觉得真正带给你快乐的不是这个东西本身,而是付钱买下时那种瞬间的巨大快感。

雪穗所要的仅仅是“夺取”。她的生命里几乎没有灵魂,只有两样东西:“夺取”和对亮司的爱。

说到这里,来插入分析下第三个疑问,雪穗爱一成吗?(等下再说亮司要什么。)

这也是一个争论极大的疑问。有人说爱,有人说不爱,有人说只是喜欢,还有人说那是“青春期少女懵懂的爱情”。

这未免也太小看雪穗了,雪穗是那种有“青春期懵懂爱情”的人吗?雪穗对除了亮之外的所有人,没有“爱”这个功能。那如何解释雪穗的行为呢?

回想一下雪穗与一成刚刚相识的时候,别的男生都为雪穗而倾倒,都粘着雪穗,只有一成,也许是因为见多了大家闺秀,反而对江利子情有独钟,冷落了雪穗。对雪穗来说,幼年时的一幕重现了,不被重视,不被尊重,不被爱慕。而她要做的就是“夺取”,夺取一成对她的尊重,爱慕。

这里顺便分析下疑问四,雪穗为什么要加害江利子?

这不是出于嫉妒,也不是出于怨恨,对雪穗来说,她可能根本就没有那种感情。我们有时候说某人“没有人性”,其实一般来说并不是他真的没有人性,而是该人展露出的多是人性恶的一面。而雪穗是真正的没有人性,不仅没有人性中好的一面,同样没有人性中坏的一面。嫉妒也罢,憎恨也罢,这都是人性恶的一面的展现,而雪穗是没有的。所以她让亮司加害江利子,以及之前加害都子,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铲除在她“夺取”道路上的绊脚石。

有人说雪穗与一成在守灵时候的暧昧说明了什么什么。

在我看来,这说明了雪穗继续她夺取一成爱慕的行动,同时可能说明了雪穗对一成已经动了杀心。一成之前怀疑雪穗,所以找侦探今枝来调查雪穗。借给侦探的限量版卡地亚手表却露了马脚,被雪穗一眼看穿。侦探也因此被亮司用氰化钾杀死。那这个时候雪穗对一成一番做作,目的不是呼之欲出?

再来看看亮要什么。

亮要的是“赎罪”。

当亮在那个布满灰尘的房间里看到那不堪的一幕的时候,他崩溃了。当他把剪刀插进父亲的心脏的时候,他的灵魂也逝去了。他当时本该调转剪刀刺进自己的心脏。但他发现还有雪穗。他要向雪穗赎罪,赎他父亲的罪。

于是亮司的生命中也只剩下两件事,“赎罪”和对雪穗的爱。于是亮司开始了他对雪穗的赎罪:尽一切可能满足雪穗的“夺取”。 只要是为了这个目的,任何人都是可以伤害的,任何罪行都是可以做的。而雪穗不断的夺取其实也是不断地在给予亮赎罪的机会。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第五个疑问。亮司是否付出了太多而雪穗是否一直在利用亮?

没有,他们两人一直在做自己的事,同时这也是为对方做的事。两人是一样的,同一的。

书中有一段描写侦探跟踪调查化名秋吉的亮司的情节。“这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乐趣?简直孤独得要命。”这是今枝对亮司的感叹。是的,亮什么都不需要,因为他也几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人性。那些一般人的感情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也不懂得去享受这些东西了,他只有赎罪。终其一生的赎罪。在小说的最后,那把剪刀刺进了他的心脏。十九年前就该刺进去的剪刀,十九年后终究还是刺了进去。亮司用死完成了他的赎罪。

十九年?是的,小说的最后已经过去十九年了。雪穗和亮司也已经三十岁了。那疑问八就是为什么已经过了15年的时效追诉期,他们却没有走到一起。

他们真的是想要走到一起吗?

回答这个疑问要同时来看看他们两人仅有的吐露心声的两句话。

雪穗:“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亮司:想要“在白天走路。”

太阳是什么?有人说是社会的容纳。我觉得不是。

太阳是“人性”。 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太阳,即使是很多作恶多端的人。因为恶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但雪穗和亮司的头顶上没有太阳。他们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太阳。而他们对彼此的爱代替了太阳,成为他们唯一的光。这种爱也是他们残存的最后一丝人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他们还可以继续走下去,他们还可以称之为“人”。

想要“在白天走路。”

这句话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在《飘》的结尾白瑞德有一段很著名的话:“思嘉,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所以这句话并不是说想要在熬过了十五年的追诉期后,两个人在一起幸福地平静地生活。而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一切都不曾发生,桐原洋介的兽行,亮的弑父,雪穗的杀母,以及之后的所有的罪行。一切都不曾发生,那么亮司跟雪穗只是两个普通的孩子,他们头顶上有太阳,他们牵着手,在白天散步。

而现在,失去了大半灵魂的他们已经不会享受幸福了。一个要不断地“夺取”,一直到死。一个要不断地“赎罪”,一直到死。

但他们还保留着一丝的灵魂,他们彼此的爱,就是他们还身为“人”的原因。

所以说,东野圭吾所写的其实是一本关于爱的小说。小说最后,亮的死带走了雪穗的灵魂,当爱消失的时候,故事也就结束了。

——  二0一七  初冬

白夜行读书笔记 第(2)篇

读罢《白夜行》,感到相当的受触动,雪穗和桐原亮司爱情是扭曲的,是一曲救赎罪恶的爱情!但这正是因世间的丑恶,亲人的丑恶所逼的!从此两个人一个行走在白天,一个行走在黑夜!从理性上讲结局是圆满的,但从感性上讲结局是不圆满的是悲惨的!

 经常提及的问题是:                            1 雪穗爱亮司吗?                                2 亮司爱雪穗吗?

 3 雪穗爱一成吗?

 4 雪穗出于什么原因要加害江利子? 

 5 亮司是否付出了太多而雪穗是否在利用亮司?

 6 雪穗和亮司想要的是什么?

   7 雪穗的“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亮司的想要“在白天走路。”这两句话怎么理解?

 8 为什么已经过了15年的时效追诉期,他们却没有走到一起。               9 全文最后一句,为什么“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白夜行读书笔记 第(3)篇

可能是小时候看的探案小说和科幻比较多,已经有好多年故意躲着侦探小说不看了。一个微信读书群的人大多喜欢东野,说不久要聊聊《白夜行》赶快突击。说实话,这本书在讲第一年的故事时,我就开始警惕某些人(为避免剧透不说警惕谁),以至于后面的章节总是在等待熟悉的人名,并思考这次会有什么样的死法和影响,当结尾真相描述时对于其他的死亡和受伤人员都预测到,唯一没预测到就是为什么会在白夜中行走。书友们在评论中一直骂或批评某些人狠毒、没有人性、最毒啥啥啥,但看到倒数几章女主说“我也曾经有过这种体会”时,一下子领悟到:对孩子的身心伤害,会发生传递和扩散,成人的行为与对儿童的教育有多么深远的意义!整个故事经历二十年貌似小心脏一直悬着且内心非常阴郁,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也许是背后的阳光与警示,需要用心体会……后半段有电子书,回头传到百度云供书友分享。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