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巴精神:科比自传
科比·布莱恩特
◆ 我不只训练身体,也训练精神
>> 通过阅读、在训练中集中注意力和刻苦工作,我的专注力得以强化,磨炼出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能力。
◆ 例行训练,我总是从篮下投射开始
>> 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篮筐、球场、想象和梦想。独自待在一座巨大的球馆,除自己之外别无他人,这件事奇妙无比。它给我一种涅槃之感,帮我做好比赛准备。当我跑出球员通道,球迷在纵声尖叫,声音很大,但对我毫无影响。我能把之前的那种静寂记在心底,让它长久陪伴着我。
◆ 我提过的问题不计其数
>> 他们欣赏我不是为了问而问,而是真心渴望得到他们的答案,收集新鲜信息
◆ 只管去做
>> 只要我感到疲惫,就小睡一会儿。只需小憩15分钟,我就能补充足够能量,从而打出最高水平
◆ 治标与治本
>> 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往往来自其他部位的失衡。明白了这一点,就懂得重在治本,而非治标
>> 总是确保脚踝能灵活移动。如果脚踝僵硬,就会给膝盖、臀部、后背以及更往上的部位带来麻烦。因此,我会在赛前花大量时间活动脚踝——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不会加重症
◆ 训练安排与时俱进,内在动力始终如一
>> 尽力用聪明的方法进行训练和准备,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对赛前赛后的例行安排做出相应调整。年轻时,总会对那些爆炸力十足的事情更上心,随着年岁渐长,关注重点要转向预防措施,一切都要与时俱进
◆ 重大未知
>> NBA赛季期间,我了解每一个城市每一座球馆的运作方式,这让我更容易想象出一种可视化的图景,从坐上球队大巴到终场哨响,一切都尽在掌握。
>> 我会看无数比赛回放,竭力弄清楚自己的对手究竟是谁。我绝不希望在踏上球场的时候,需要面对一个自己一无所知却又实力超群的对手,这种风险我绝不想承担。准备工作是制胜关键。
◆ 我在美国男篮的赛前准备,与其他所有人迥然不同
>> 有时,即使我戴着耳机,实际上也没有播放任何音乐。这只是一个小花招,让人们看到之后主动离开,以便自己进入比赛状态。大多数情况下,比赛之前我只是喜欢待在那儿,听着周围环境的声响,默默观察身边的一切。[插图][插图]我会全力感受周围的能量。
>> 我会让国歌奏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物有所值。在这些珍贵时刻,我会倾听一切细微的声音,全力吸收球馆里的所有能量。抓住机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从周围的队友,面前和身后的篮筐,到所有的声响和物体。这是我对球馆的全面关注和深刻理解。
本质上讲,我全力感受周围的能量,让它从我体内穿过。这种能量可以推动我打出伟大表现。
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自觉自发地做这些事了,但一直从未把它放在心上。随着菲尔·杰克逊的到来,我才逐渐开始理解,这种个性化冥想过程对自己有多重要。从那以后,我越来越重视它
◆ 我的领导风格,多年来始终如一
>> 我喜欢挑战所有人,让他们感到不适。感到不适,才会自我省察,进而取得进步。你可以这么说,我喜欢推动人们去成为最好的自己。
>> 一旦我真正理解了他们,我就能见机行事,在最合适的时机用最合适的方式去刺激他们的神经,以此激发出他们最好的自己
◆ 曼巴精神
>> 曼巴精神”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不在于寻求结果,而在于如何做才能取得结果,在于从现实到目标的这个过程。它是一段旅程、一种方法、一种生活方式。我真心认为,在所有努力之中,拥有这种心态最为重要。
>> 不仅仅关于篮球,更关于“曼巴精神”
◆ 压力
>> 压力
我完全感受不到外界压力。我知道自己想要完成什么,以及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于是我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坚信它终将带来回报。此外,
其他任何人对我的期望再怎么高,也高不过我对自己的期望。
◆ 受伤之后,我从不胡思乱想
>> 在20年职业生涯里,我先后多次遭受重伤。受伤之后,我想到的第一件事从来都是:“我该怎么做,才能回到百分之百的水平?”这就是我的心态,从不让任何恐惧或怀疑侵入我的心灵,既不牢骚满腹,也不怨天尤人。我是说,何必呢?
>> 比赛总会有高潮低谷,表现也会有好有坏。不管身边发生了什么,我都必须弄清楚,如何静下心来,保持镇定,保持专注。这并不是说,我的情绪不会随情况变化起伏不定,但我足够清醒,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在事情变糟前把它们带回应有水平。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但我可以,这对我来说非常关键。
◆ 科比VS詹姆斯
>> 理解了防守的意义和重要性。他明白,如果他想赢得总冠军,作为当家球星,他必须担负起防守对方球队最佳球员的重任。擒贼先擒王,我总是主动防守对方的王牌球员,并以此为荣。
◆ 科比VS保罗
>> 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球员,十分注重细节。此外,他还内心强大,志存高远。对胜利的渴望是我俩的共同语言。当然,另一种共同语言是西班牙语,这对我们的友谊也不无裨益。总的来说,我们都享受多元文化,都喜欢阅读,都爱看音乐剧、歌剧和话剧。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远远不止篮球
◆ 我的比赛无懈可击
>> 普通优秀球员和历史级别球员之间的最大分水岭,是看他们有没有能力做自我评估,是否擅于诊断自身弱点,以及能否把缺陷转化成优势。
◆ 译后记 向偶像致敬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他
>> 但是,如果喜欢就必须变成“蜜”,变成无条件、无原则地追捧拥戴,变成非黑即白、毫无理性的狂热和痴迷,我绝对不是“科蜜”。因为,这本身就太不科比。
>> 但很显然,他不是上述任何一人的“蜜”,绝不会对他们“顶礼膜拜”,因为他要做第一个自己,而不是下一个谁。他与那些超级巨星之间,完全平等
>> 真正的科比球迷,也应该像科比一样。感谢偶像的指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活出自己的精彩。
曼巴精神:科比自传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
1993年,我爸爸带我看了第一场NBA篮球赛,是菲尼克斯太阳对阵芝加哥公牛,从那时起,乔丹就是我的偶像,独一无二。96年那次夺冠之后的伏地痛哭,我至今记忆犹新。
同年,科比进入联盟,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总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挑战乔丹,好在乔丹每次都把他完虐,哈哈,那时候并不很反感他
还记得乔丹退役那年,2003年的全明星赛,因为票选的关系,乔丹成为替补,卡特把首发让给了乔丹,中场玛利亚凯莉深情献唱《Hero》,最后时刻的平分,所有人拉开的单打,帮主最后的后仰绝杀,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预示着篮球之神的完美谢幕,而美好的结局却被科比破坏了,从那时候我开始讨厌他。
2004年,因为OK之间的矛盾,鲨鱼东游并给热火带来一个总冠军,湖人成为鱼腩,我不禁有些幸灾乐祸。这就是狂妄的下场,自作自受吧科比布莱恩特!
后来,从篮球杂志上知道了科比那疯狂的好胜心和近乎自虐的刻苦训练,孤胆英雄一般独自肩扛着球队前行,我真的从心底敬佩这名运动员,2006年的单场81分,2008年奥运会冠军,0910两连冠,彻底被科比感动,黑转粉。
2016年,征战了20年的科比退役了。我也从少年步入了中年,繁忙的工作几乎没什么时间看比赛了,可以说乔丹和科比这两个人陪伴了我的整个青春。
更可怕的是,我的青春里他一直在,当他退役的那天,我感觉到,他退役了篮球,我退役了青春。
回到书中,科比认真的剖析每一名对手,字里行间之中,看的出科比对每一名对手的尊敬,不管这些对手是成名已久还是崭露头角。诚然,这些对手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反过来说,这正是这些对手,成就了科比的伟大。
如果乔丹是神,科比就是最接近神的男人,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二分卫,没有之一。
致敬,黑曼巴,再见,我的青春
曼巴精神:科比自传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向偶像致敬的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他。
做科比的球迷,不能去幻想“如果我是科比,那该有多好”,而应该问自己:“如果科比是我,他会怎么做?”——然后,只管去做。
—— 黄炜
科比上过中央1,中央5,中央6,以后可能还会上中央2(《论黑曼巴的养殖》)和中央10(《百家讲坛》或者《动物世界》)。调侃一下。
第一次以科比的角度来回顾他的职业生涯,很真实,更让人感动佩服!
科比的天赋毋庸置疑,但更让人称道的是他的进取心、他对胜利的饥渴感、强大的学习能力。这些综合因素使他不仅成功,而且成为行业翘楚。
如今看到他到处分享他的人生哲学,这些东西是他自己一点一滴的感悟,对于我们打球也好,工作也好,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启示!
飞侠恒久远,曼巴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