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人生。
这个高压的社会对于女性是不讲情面的,多重身份加持,更让人有时候喘不过气,希望籍着作品也能了解作为女子,如何才能做到灵魂有香气呢?
感受不到同等的友好,请选择转身离去。
灵魂有香气,不仅仅是善良,更是让善良多一个选择的余地:对别人心存善意,也不委屈自己,当你感受不到同等的友好,有能力选择转身离去。
一篇篇小故事讲述的都是民国流传至今,在各个领域都独树一格的名女人们,关于学习成长,为人处世,婚姻情爱等的成名利就的人生。
人都有两面性。
梁实秋曾描写徐志摩:“他饮酒,酒量不洪适可而止;他豁拳,出手敏捷而不咄咄逼人;他偶尔打麻将,出牌不假思索,挥洒自如,谈笑自若;他喜欢戏谑,从不出口伤人;他饮宴应酬,从不冷落任谁一个。”
但是,随和潇洒的诗人对待自己不爱的结发妻子,却冷漠残酷极了。原来,在生命的尽头,无论曾经怎样地丰富与绚丽,都不过是一个苍凉的句号,
张幼仪:坏婚姻是所好学校。
你在其中经历了最钻心的疼痛,最委屈的磨炼,最坚韧的忍耐,最蚀骨的寂寞,最无望的等待。
婚姻的神奇之处在于点金成石,温柔被经年的婚姻一过滤便成了琐碎,美丽成了肤浅,才华成了卖弄,浪漫成了浮华,情调成了浪费。
终需承认,感情,尤其是爱情,是最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成正比的关系。
你永远拥有从一段不愉快婚姻中解脱的主动权,如张幼仪一般,为人生按下一个
唐瑛:
只有爱自己的女人,才能做一辈子的美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老上海最风光的社交名媛唐瑛回国探亲,六十多岁依旧着一身葱绿旗袍,眼波流转间沧桑湮灭,举手投足时岁月回溯,恍如葱茏少女,丝毫没有老妇人的龙钟疲态,处处透着长年优渥生活淬出来的精雅韵致,真是做足了一辈子的美人。
江冬秀:如何与你相伴到白头。
谁能甫一踏入婚姻的边界,便识透未来几十年的烟尘?婚姻究竟是一部加长版的植物大战僵尸,还是一出美丽人生的真人秀?
她既不是攀援的凌霄花,也不是痴情的鸟,她倒真像一棵木棉,始终作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平等而又义气,她有她的泼辣剽悍,更有她的宽厚温柔。
她很清楚,对待他,七根象牙耳挖要得,必要时候的剪刀也要得。
林嶶因:女神行走在路上。
原来,在生命的尽头,无论曾经怎样地丰富与绚丽,都不过是一个苍凉的句号,
月亮总以璀璨的正面示人,直到阿波罗13号拍回照片,人们才看见那些坑坑洼洼的环形山;犹如,我们总是轻易发现别人的光鲜亮丽,却看不见光亮背后的黯淡。
林洙:生活象个拖着黑色尾巴的风筝众生为生活,谁没有故事?
人到中年,真是连幸福的底色都不再纯净。
我们逐渐明白,人生的复杂与曲折远超想象,犹如情感的丰富与纤细远非一己之力所能控制。于是,收起轻易做出结论的习惯,对待周遭人与事,有时,慈悲远远比懂得更重要。
梁思成晚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对老友陈占祥说:“这几年,多亏了林洙啊!”婚姻中的人,冷暖自知,他自己的评价也许才是最中肯的结论。
轻轻抖落一身风尘,风骨自如自知。
灵魂有香气,是有独一无二的灵魂和独一无二的香气,这是女人的辨识度,她们因为自己独特的优点、缺点、泪点、痛点和槽点,成为个性飞扬的自己,而不是面目模糊的别人。
后天诚恳的修练。
在时光的冷水里默默淬去曾经的火爆和焦躁,变得光亮,有硬度、强度,也有韧度。
不要把自己活成只有一个支点
投资自己,实际上是投资自己的眼界,眼界宽广,生活才会变大,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都以不同的姿态成长。
愿你我都能得体地散发香气,懂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
灵魂有香气,是不拧巴不紧绷,与生活握手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找到宽紧适度、进退自如的手感。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读书笔记 第(2)篇
这本书算是看的第二遍了吧,2017年看的那一版和现在的2018版有一点略微的不同,新版(2018版)结尾部分关于金岳霖金先生是否一辈子只爱林徽因的探讨,简直令人触目惊心。在以往的书籍里,或者是我能接触到的知识面,金岳霖先生可谓是民国乃至现在的一个传奇,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并且对林的子女都百般呵护,堪称众多女人心里的男神了。可是,这本书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路,慢慢的打开民国那些传奇、美丽的人生。
这是一本民国女子图鉴, 讲述了林述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苏青、宋美龄等女神们在民国军政界、商学界最出色男子的呵护下,做了一辈子美人、才女、传奇。
而作为新女性主义作家, 李筱懿 从来都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追随她的作品,从《灵活有香气的女子》到《 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 》再到《先谋生,再谋爱》,本着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在她的笔下我们闻到众多民国女子灵魂中的香气。
灵魂有香气,是不拧巴不紧绷,与生活握手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找到宽紧适度、进退自如的手感。
一、灵魂有香气,不仅仅是善良,还要有能力重新开始
对别人心存善意,同时也不委屈自己。当你感受不到同等的友好,有能力选择转身离去。
在全书中,所有不被同等美好对待的故事里,最深刻的就是张幼仪、孟小冬以及蒋碧薇。他们在爱里面,在最爱的人面前,没有被施以同等美好的对待。
张幼仪与徐志摩作为“文明离婚”的第一个例子,在徐志摩对她的价值极端怀疑全盘否定之后,她,那个被徐志摩讥讽为“小脚与西服”的女子,一边独自带着孩子,一边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直到最后,她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品牌。离开当年那个心心相惜的所谓爱人,她简直像一出离职大剧,看了之后,真真儿觉得内心痛快不已。是的,善良不仅仅是对待他人,同样也要善待自己,在感受到不值得的时候,有能力转身离开。
而对于孟小冬,第一次接触她的故事,是那句“今后要么不唱戏,唱戏也不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嫁人也不比你差”。失败的婚姻成就了她的事业,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戏剧上,最后真的事业发展如日中天,可谓是争了一口气。生命的后半场,上海黑帮大佬杜月笙则为爱倾倒,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上海滩男人,展现了他难得的温柔,成为孟小冬最后的港湾。
蒋碧薇则是爱的更加热烈的一个民国女性。却总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像是一个感情里的战士,铁骨铮铮的始终向前冲,哪怕头破血流,也不曾深情款款的避让分毫。但还是佩服她重新开始的勇气,在二十八年的时光付之一炬的时候,她还有勇气重新开始,而非死缠烂打。
二、最好的爱,是相互成全
整本书的故事中,看的最舒心的当属潘素的故事。她的成长在于,遇见了张伯驹。一个是名妓,一个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就是这一对奇异的男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张伯驹发现了潘素在绘画方面的潜质,开始着力栽培,在他的引荐和帮助下,潘素很快就成为现代首屈一指的青绿山水画家。
他成全了她锦心绣口不染尘埃的慧根,她成全了他超越脱俗宠辱不惊的器宇。
一生成全换来一生懂得与珍惜,是这30多个故事中,难得的好结局。她的画配上他的字,堪称双绝。原来,最好的爱,是相互成全,各自都变得越来越美好。
三、是否存在一生只爱一人的感情
徐志摩当年为了追求林徽因不惜离开、伤害张幼仪,最后却与陆小曼同眠;林徽因选择了优秀的梁思成,却把徐志摩的飞机残骸挂在自己的房间,并坦言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梁思成和林徽因成为了神仙眷侣,却还是在林徽因去世以后,六十多岁的年纪再次疯狂追求自己的女学生林洙,于凤至和赵四小姐都分别在自己的墓穴旁边给张学良留了一个位子;许广平在时间的作用下从红玫瑰变成了饭黏子,鲁迅善待萧红,犹如十年前善待许广平;胡兰成和张爱玲的故事自不必多说……
这个由很多故事引出来的问题,我想许多读者跟我一样有着同样的困惑。但这个问题始终是找不到答案的。或许,答案自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你觉得存在,他就存在。你觉得不存在,他就不存在。
然而最重要的,就是读懂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人生。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读书笔记 第(3)篇女人太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塑造一个男人,把所有幻想中的优点都往他身上添加,制造一个人类楷模:高大英俊、浪漫多金、智慧威武,最关键:永远、永远只爱她一个。
究竟有没有一辈子只爱一个女人的男人?
有啊。
但大多有两个前提:
第一,他见的女人足够少;第二,他活得不够长。
只有见的女人少,才能没有比较,没有比较才会死心塌地;
只有活得没有长到相看两平凡,才能保证爱情的元气始终聚集在同一个人身上,不然,人生太长,变数太大,人都怕寂寞,你看齐白石,九十三岁还闹着要娶二十二岁的姑娘,只是没来得及办婚礼,老人家仙逝了。
真正痴情并且自控的男女都不多,所以,才有了婚姻,用制度把爱情转化成亲情,用制度保护家庭财产——是的,婚姻保护的是财产和社会关系,而不是爱情,这个冷冰冰的答案难免让爱幻想的女人们有点情绪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