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异乡淅淅沥沥的落雨中,听着《1980年代的爱情》,读着《1980年代的爱情》,泪水也如雨水一样滴落
她说:希望你飞在天上,而不是歇在枝头。我们能够望到你便是最好,望不见你了,也只说明你飞得更远了,也该为你骄傲。
她说:你是那种为道路而生存的天下客,你必须行走才会有意义。
他爱恋,她心知,他彷徨,她犹豫,他小心翼翼地呵护心中的这份爱情,不敢轻易碰触,她真挚执着地祝福着的他的远方,哪怕万般难舍,他向前,她退后,他走近,她跑远,他奋不顾身地靠近她,她深情坚定地推开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只要你能过得更好,甚至不必记得我,你应该是在蓝天在展翅高飞的鹰,只要你高飞,我可以远远地看着便欣慰,只要你好……
她是那么善良美好,终身却只能与之擦肩而过,终身只能是她生命中的过客,终身难以守护她的安好,时光静好不能与君同,细水流年不能与君语,繁华落尽不能与君老,岁月流逝,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再也等不到你来,不能笑时拥你入怀,不能悲时握你之手,一片深情只能化为缕缕思念,弥漫在年复一年的时光中,永远珍藏
爱情应该是爱情本来的样子,皎洁如云中之月,晶莹如山间之雪,澄净如涧中之溪,清澈如石上之泉,她的爱情如是,他的爱情如是~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
1980年代的爱情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第一次阅读野夫的文字,深受感动,非常喜欢他的细腻与狂野并存的风格。故事情节本身很简单,甚至有些老套,但是野夫以他真实经历所产生的激情和力透纸背的功力,把两个平凡人的一段恋情写得令人回肠荡气,感慨良多。
真爱一个人,是留他下来同甘共苦,还是催他远走高飞,为了他日后的功成名就,出人头地?这是丽雯的选择。是否真的爱她?还是更爱梦想中的远方,大展鸿图的未来,还有那充满未知的无限可能?这是雨波的选择。
人生为何?这个古老的问题每个人都不止一次问过自己,也许有些人的答案每次都不一样,但在丽雯的人生中,她的答案由始至终只有一个,为了雨波。她朝思暮想与他双宿双飞,却又真心实意把他推开,她如何压抑住这份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爱,又怎样忍受住那种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我实在无法,也不敢去想象。在雨波的人生中,答案始终无法确定,他渴望远走他乡,在广阔天地里一展身手,也留恋丽雯的美丽,温柔,善良和贤惠。他每次的选择,虽然有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尊重丽雯选择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也许是他内心深处对她的爱远远不及她对他的爱。
一段不对等的爱在一个残酷的时代里,受伤最深的永远是爱得最深的一方。人生为何,是为了与彼此深爱的人长相厮守,不论贫富凶吉,还是把所有的痛苦留给自己,为了不耽误对方的前程,把深爱的人推向远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如果说唯一的安慰只有永恒的思念与守望,在那些孤单寂寞的漫漫长夜里,丽雯,你真的一点都不会后悔吗?
1980年代的爱情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我一直对“文革”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那不代表愤怒,没有悲壮和醒悟。对于历史的是非对错根本不是我能评判的来的,也不是我所能准确理解的,我只是怜惜于在“文革”中倒下去的每俱身体,每俱灵魂。即使时间流转到80年代,从“文革”中蔓延而来的禁锢和赎救依然桎梏了一代人的思想和命运。第一次读野夫的作品,完全被野夫具有魔性的语言所吸引和召唤,我随着流动的历史缓缓回到那个风起云涌暗流涌动的80年代,我同书中的“我”进行了一次80年代的感情浩劫,欲望与清纯搏杀,激情与压抑共舞,追求与成全交织,形成了茫茫历史中唯一的那一个最单纯简单年代里非常独特的爱情之路,仿佛还没开始就已经看到了结束,多么灰暗和绝望。不过才过去了短短二十余载,每每看到那个时代的作品,都恍如隔世,黯然伤神。不得不再次感慨,野夫多面化的文字,实在精彩,把原本微弱如同尘世中一粒尘埃的故事,写出了一片繁花似锦。这也正是中国语言的高深之处,也是我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痴迷于中国作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