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用时很少读完的书,但也基本上是看的最认真的书,以前的书大多读到过半之后,就读的心浮气躁,但这书却不同,有意思好看
刚看时,也以为是关于说话的艺术之类的,但其实是关于做人的,但他的观点一点也不厚黑,就是遵从与自己的内心,也好像突然就能理解了他抑郁的原因。
口述历史其实也是实话实说的一种延续,包括他一直对转基因食品做的研究报告,小崔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很真实,我们相信他胜过大多砖家,在这么一个网络虚假信息充斥的时代,在这么一个砖家盛行的时代,我们越来越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了,我们太需要这样一个敢说真话的人了。
这本书的好在于他不说教,从自己当主持人从一开始的主角慢慢到后来的配角,再到后来可以做到完全被观众忽视的地步,用自己的话说,这才是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最高境界。但现在很多人都很重视存在感,就像他举的例子一样,有的主持人尤其是直播的害怕冷场就一直说根本停不下来,其实有时停顿一下也很好,画画还有留白呢,说话更是这样了。
很认同作者的基本上所有观点,如一些学习生活读书各种感悟,学生时看《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觉得就是读一个个爱情故事,现在再看就是一幕幕的生活情景剧,包括他说的美国性别之说以及删除起诉人名单等,其实就是说要试着去理解去包容,但理解和包容也不合适,因为这样说就站在了主流的制高点,书中很多这样的观点。我觉得用“存在即合理”更合适一点。
我自认为是一个特别能理解的人,什么事情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一切都那么容易理解了,也会学着书中的那个每天用一个“福”字记录生活中美好事情的老人--“今天被车撞了,被送到医院”,这怎么也算“福”呢?“医生说我不缺钙。”
不愧是一个会说话的人,没任何的“术”,就是好看,像作者对电影的最高评价--干嘛非要看懂呢,好看就行了。
有话说 读书笔记 第(2)篇2019-07本书评
2018年小崔说了一件事儿,家喻户晓震动四方,于是各种因缘便有了这本《有话说》,书不厚,电子500页,三个多小时我读完了,合上书,房间踱步,思索着书里的内容,并不是我预先想的那么激情澎湃,倒有一股暖流弥漫全身,一朵盛开的梨花荡漾心间。是小崔以五十五岁中年人的感悟打动了我,真情实感是本书的基调,表面谈如何说话其实探讨如何做人。
如何好好说话?小崔说最高级的是实话实说,世上并不存在正确的话正确的说这个技巧,因为正确本身是因人因事相对而论的。
说话有没有技巧?小崔说有的,要不把自己看的太重,要懂得留白,要懂得停顿,要懂得换位思考。
好好说话的目的是什么?小崔说是为把事情办好,逻辑捋顺,为他人着想,以事实为依据,心向良善心向美好。
好好说话不如好好做人?小崔说,是的,口吐莲花,精明强干不如做一个有钝感的人,凡事慢一点,愚一点,人生做减法,少说多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擅长的事,喜欢的事。不求结果,重在过程。
做人最根本的什么?小崔再次把思想回到全文的重点,“真”__真实,真情,实话实说是说话应遵循的真,真挚尊重是做人的应把握的真。戮力前行,不忘初心。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自我面对他人,全然打开自己的心灵,真挚的流露,全然接受包容世界,尊重一切的独一无二。
这本书是小崔和读者的对话,也是和自己的对话,以此书来激励自己:珍惜尊重身边每一个人,每一朵花,余生做最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愿我们都拥有翱翔的双翼,余生如小崔所愿,真实自在。
有话说 读书笔记 第(3)篇知道崔老师这个人,是因为他很早以前的节目实话实说,而真正想去了解崔老师,是因为最近一系列事情,崔老师又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实,诋毁也好,赞誉也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过分在意,也就输了。柴静曾说崔永元是这个时代里唯一醒着的媒体人,崔老师不仅是醒着,更是始终身体力行着,如果没有崔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转基因食品是不能吃的。丰子恺先生说:“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崔老师,铮铮铁骨,至情至性,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真实是人们最接受不了的事,所以才会有谩骂,自私是最容易掩盖的事,所以才会有虚伪。人总是轻易原谅并掩饰自己的自私,却接受不了别人的真实。崔老师说的对:“不能因为一句谎话的纠错代价小,我们就肆无忌惮地说不正确的话;但是反过来,如果说一句正确的话代价很大,而意义更大,我们要勇敢一点儿。”虚伪有千万种样子,而正直的人只有一种样子,努力在这个虚伪的世界里诚实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