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这本书完全是一个意外。起因是我接二连三地在MONO上看到这本书里的句子。考研前一天晚上下单买的纸质书。
这是一本自传性质的作品,但它是非线性叙事的。作者的生活经历对我来说完全是陌生的,特别是她讲宗教的部分,我看的十分头疼。前半部分的阅读真的艰难。但是,越往后读越顺畅。
作者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前半部分主要讲温特森时期。她的养母温特森太太是一个笃信宗教,厌恶性和身体,似乎是一个不会觉得快乐的人。而作者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温特森太太的压抑,她喜欢读书、思考,慢慢确定自己是同性恋者,并且享受性并爱自己的身体。这对温特森太太来说完全是离经叛道不可饶恕的,于是作者在16岁就离开了家再也没回去过。
越往后读就越能感受到作者是如此一个独立、勇敢的女性。自己打工读哈佛,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快乐。我真的十分敬佩。她真的几乎是完全靠自己拼命生长。阅读让她有思考的能力,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可是小时候的经历对她也有影响。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接受爱,虽然她也一直在寻求爱在给予爱,但她不敢接受别人的爱。正如作者所说 “一个人可以在独行的同时想要被认领”,她想要被人认领。每个人都需要被爱。
就像最初了解到这本书是因为其中的金句一样,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金句的过程。
我就是没法活在一个合上盖子的浩瀚的垃圾桶里。
文字是沉默中能说出来的部分。
有时候事情会非常不如意,使你奄奄一息;有时候你了解到,照自己的意愿一息尚存,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的过着浅薄生活。
为什么要用失去衡量爱?
生命的全部即关乎再一次机会,我们有生之日,直到最后一刻,永远都有再一次的机会。
难过有那么多小孩从未得到看顾,因此未能长大。他们会变老,但无法长大。长大需要爱。
我发现理智的做法只有在做很小的决定时才有效,至于改变人生的事情,你必须冒险。
我还是阅读积累太少,读这样的书有点吃力。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不管何时何地做你想做的事情永远都不嫌晚
你可以改变,也可以不变,没有什么硬性规定
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做得更糟
我希望你能充分利用时间
希望你能看到令你吃惊的东西
希望你能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感觉
希望你遇到不同观点的人
希望你过上让你自豪的生活
如果你发现生活不如意
我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
我们终究都是孤独的个体,就算有人拥抱也只是把孤独埋藏在那里而已,所以年轻的时候不要害怕孤独,不要害怕一个人睡,不要害怕去陌生的城市,不要害怕认识陌生人,在还有机会选择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做自己呢?亲人很重要,朋友很重要,爱人也很重要,但有什么理由让我们逃避,不做自己人生的舵手呢?只有我自己是能让我停止的人。每个选择都有责任,你不用羡慕其他人,不用模仿其他人,人生的美妙就是未知,就是不一样。生活于我们而言,我们都很陌生,第一次作为一个女儿,第一次作为一个学生,第一次作为别人的恋人,第一次作为别人的母亲,第一次作为别人的目标……那么多都是第一次,总是会犯错的,只是同样的错误不希望有第二次。作为有思想,有情绪的同类,我们都有被爱的需要,也有爱人的能力,如果说人生有遗憾,那最有可能就是情感缺失,就算如此,你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不管你的信仰是爱情还是学习,无所谓高低,因为那是属于独特的你专有的,哪怕别人不理解,觉得很奇怪,讨厌或者嘲笑,哪怕所有人都不认同,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只需要坚持、爱和平和,可能有时候忽视也是我们需要学会的必修课。
现在是最好的年龄,身体健康,父母健在,你还有时间,还有能力去改变,去追求梦想,为什么不呢?当很多事情无法选择时,为什么不选择带给别人幸福 ,反正我们都一样,不得不来到这个世界,也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不管她精彩极了,还是槽糕透了。愿你做自己人生的指南。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2019年第三本书n书名:我要快乐,不必正常n作者:珍妮特·温特森n一行精华:什么叫“不”?或者是你问错了问题,或者是你问错了人。得想办法找到“是”。一行评论:一个如小说如鸡汤似的女同性恋作家的成长史。为什么说它像小说呢……因为作者的成长经历真的是很丰富。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其实偶然看到这本书并且开始去读完全是因为这书名实在是洒脱。甚至到后面都已经当成是一个悬疑小说了[捂脸],因为我一开始完全没留意作者是男是女,到后面看着看着才明白,原来作者是个蕾丝……当我发现时我惊呆了,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同性恋这几个字眼已经是蛮敏感的存在了(本人倒是觉得还好,毕竟爱是平等的[跳绳]),更别说在作者年少时的那个时代以及领养她的家庭对她来说都是有着很大阻力和影响的。而且我以旁观者的角度也觉得也许作者会这样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她领养家庭的影响。在她的描述里,感受不到家庭里夫妻间以及母女间的爱,而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全部都是以找寻爱为驱动力。因为母亲不让她看书,所以她要把所有文学家的作品从A读到Z。因为没办法真正表达自己,所以她依靠文字来抒发情感。因为母亲不同意她和爱人在一起,于是她即使睡在破旧的小车里,只为能和爱人在一起。我想这应该不是叛逆,而是因为她发现了她真正渴求的东西,即使所有人对她说不,她依旧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找到“是”,无论是关于她爱的写作还是她爱的人。为什么说她是鸡汤呢……因为作者在这本书中书写了她半生的经历和对应的所思所想。在面对梦想和爱情的巨大阻力面前,在她苦苦追寻爱的过程中,在面对抑郁到想要自己了结了自己生命的时候,以及重重阻碍下仍在努力寻找生母的时候,传递出来的是她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坚韧和对爱的渴求,你不得不为之动容。我觉得她就像一棵生命力顽强的小草,即使无人呵护,依旧会在黑暗的石头下找到自己可以生长的缝隙,即使希望和光明只有一点点,但仍不放弃的疯狂生长着,因为这是生存的本能。愿每个人都能坚韧如草,却在累了倦了的时候仍能被人如花般呵护。[拥抱]n爱自己,爱别人,会感恩,懂珍惜。祝好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