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公司小职员,一天他收到养老院的电报,得知了妈妈的死讯。
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悲痛,而是想到了“我要坐两点的公共汽车,还得向老板请两天假”。
葬礼上,他不仅没有哭,还一如既往地喝咖啡,抽烟。
第二天,他就决定出去游泳消遣,碰巧遇到了女友。两人就一起看了电影,回到家里做爱。
回到公司后,对于上司提出的工作调动和升迁,他也都觉得无所谓;
可以说,默尔索的一举一动,都和常理格格不入。
故事的后半段,他因为防卫过当,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
在审判中,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完全不进行辩解,仿佛只是一个看客。
然而庭审的现场,大家没有讨论他的罪行,却开始审判他的灵魂。
人们把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第二天就和女友约会这样的事情全都翻出来作为证据,
最后,检察官义正辞严地喊道,“我控告这个人,他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
于是,默尔索被判处了死刑。行刑前,神父来让他忏悔祷告,默尔索说“我不信上帝”。
一个“局外人”的一生到此结束。
默尔索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他认为,人都是要死的,所以没有必要为母亲太过悲伤;
他觉得与其陷入悲痛,不如继续享受生活,才和女友一起约会;
他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很好,不需要改变,才拒绝了上司给他的升迁机会;
在法庭上,他不愿意按照律师提示的那么辩解,因为那是撒谎……
默尔索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无比真实的人,
他冷眼观世,看似冷漠无情,实则充满了自我坚持的真。
———书单来了推荐
嗯,看完了,还是不太喜欢这样比较消沉的故事。
局外人读书笔记 第(2)篇虽然有人这样说,我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劲,只是比较被动,不想依靠任何人和事情,也不提出过多的要求,厌恶无意义的交流,不喜欢解释而给别人带了麻烦,因为懒惰而冷落他人……
多数时候我认为应该招呼别人,跟他们说话,但是我找不到一定要打招呼的理由,或者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没话找话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我仍然尽力给别人爱,尤其是我觉得不错的人,后来我发觉自己弄不清楚他们是否需要,于是我逐渐模糊了这种意识……
当我帮助别人或者表现出善意时,他们会挖掘我的意图,但实际上他们忘记了自己当时的确需要帮助,或者他们仅仅具备我欣赏的特质……
有时我会放弃一些利益,比如金钱,但实际上我一直反对过分的消费,他们怀疑这是否是假清高。但我从来放弃的是我认为本不属于我的东西,实际上我不认为任何东西本来是属于我的,我并不想要它们,只是有时候不拒绝。这算是一种妥协的扬弃……
我很在意名声,我希望自己没有名声,因为我既讨厌好名声也讨厌坏名声,它们都是左右人的不良因素……
固执使我总被诟病,但我提出建议,仍然遭到激烈的拒绝,因此我很少思考别人的做法。我自有自己的德行,别人也如是,冲突并不是源于思想,而是对思想的控制。如果有值得固执的事,那应该是忠诚,任何忠诚都针对自己,因为承诺是从自己的心里埋下的,没有人可以逼迫,所以要慎重……
很多次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今天的装扮是否好看,身材有没有变化,我通常如实相告,或者不得已告诉她们一直都很好,我并是想打击别人,而是希望对方能正确的看待自己,或者避免她们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黯然……
局外人读书笔记 第(3)篇“我的命运被发落,完全不征询我的意见”n在荒诞的的世界,荒诞的人生中拥有着荒诞的人生态度,看似冷漠的态度背后其实隐藏着对生活的向往。默索尔以“局外人”的身份见证了自己被世界判决的过程,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自主的选择,他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所以最后也坦然接受自己选择的后果,放弃上诉,在自然的害怕中等待死亡。个人认为他对世界是有着矛盾的态度的,一方面他觉得这个世界是有值得回味的东西存在的,所以他希望在死亡到来的时刻与世界温柔的冷漠拥抱,再看看那些怀着恶意来看自己行刑的人群,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觉得世界于他而言仍然是他之前生存的世界,即使仍然活下来他还是会持有一样的态度面对世界,所以他放弃上诉,放弃了重复之前几十年日子的若干个日子,这于他而言也是一种解脱吧,这是消极的一面。对于人生,他是有着积极和消极两面不同态度的,不过从始至终,消极都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