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值得被反复咀嚼的语句:
1.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意了解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2.如果少安不结婚,不论有多少人进攻,润叶感情的阵地依旧固若金汤,想不到,她在前方战壕里拼命抵挡,但她为之而战的后方却自燃烧成一片火海。3.贫困使少平过份的自尊,同时也使他感到自卑,虽然生活赤贫,但他的精神却是富足的,他酷爱读书,因为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书,唤起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某种向往。4.尽管我们都是些普通人,无法改变我们国家的局面,但我们应该有一双明辨黑白的眼睛,有一颗严肃思考我们国家命运的头脑。5.一个臂弯黑纱的人怎么可能去进花烛洞房呢?润叶不认为爱情一定是要门当户对的,而是两人有情有义。6.你不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你还有许多的亲人,你活着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痛苦,你要是死了,众多的亲人都会为你而痛苦。7.别了我的青草坡,别了我的马兰花,我洒过欢乐和伤心泪水的地方,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即使有一天我远走他乡,但愿我在梦中再回到这里来。8.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来寻找终生伴侣,就像种庄稼一样,只能把豆角和玉米种一块,而不能与小麦种一起。9.无论是困难还是苦难,无论是光荣还是屈辱,让他自己来遭遇和承受吧。10.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结果是悲是喜,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个世上活了一场人。11.如果一个女人不喜欢一个男人,那么这个男人左也不是右也不是。12.走千山,涉万水,登不上你的殿堂。13.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14.二十七年来,你付出的太少,不值得接受生活的如此馈赠,你应该在以后短暂的岁月里,活得不负重爱。15.最好的兄弟,首先应该是朋友,然后才是兄弟。16.有时候,往往一个偶因,便会改变一生。17.别了草原,别了雪山,别了我亲爱的姑娘,无论你此刻在什么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满的生活在人间,我会永远的珍藏着你的微笑,你的歌声,一直到我闭眼的那一天,我同样会不息的唱那只歌,那只青春和爱情的歌,愿你常能听到这支歌,我依然在焦渴的期盼,期盼某一天,甚至我们已白发苍苍,我们还能相见,如若不能,哪怕在梦中,或者死后的另一个世界、、、别了,我心上的人啊!18.只有永不遏止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使是凋谢也是壮烈的凋谢。19.想过去尽是遗憾,望未来满目疮痍,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的劳动和创造才是最值得骄傲的。20.五十岁左右是人生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人到五十,有一种衰老的感觉,随着生理上也会产生一些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称作男人的更年期,进入更年期的男人不一定要变态,相反,进入老年期,由原来的不可爱,变为了可爱,这是一个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期。人往往到此时才心平气静地回顾自己已经走过的生命历程,洞若观火的审视自己半个世纪生活中的那些失误和不当,同时,更广阔的和透彻的认识人生的意义,即所谓知天命。21.某些生命达到了高度完美,精神就不再需要物质肉体,就好像活在了纯粹的精神世界。22.真正的爱情应该不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的与爱人一起奋斗不断更新的自我过程。23.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在,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24.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期间又是如此的短促,既然或者就应该好好总的活,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个时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25.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是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运是自视高贵的一群。26.即不懈额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27.青春年华如同晨曦和晚霞,绚丽多彩而又变化莫测。28.如果和一个不合心意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还不如这样静静的走过一生。29.花朵是美丽的,果实的价值更高,在她的爱情之树上无花也无果。30.没有笑容,也不哭泣,没有过去,也无未来。31.活着时,权利是最好的精神食量,死去时,权利也是最好的安魂曲。32.别了,我的忧伤的心酸之地,我的幸运与幸福之邦,我的精神的耶路撒冷啊,你用严酷的爱火焰,用无情而又有力的锤砧烧炼和锻打着我的体魄和灵魂,给了我生活的力量和包容于苦难而不屈服于命运的心脏,别了,我的东关。33.爱情啊,无论是橄榄还是黄连,得先自己一个人嚼一嚼。34.每个人的生活同样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对他哪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35.有些人因为忙而感到生活的沉重,而也有些人因为闲而感到生活的压抑。36.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上漂,水上漂呀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37.天塌下来也按塌下来的处理。38.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美丽而空洞的口号,也不是意味着在贫穷面前人人平等,要大家都一样穷,社会主义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自此证明比别的制度优越。39.这不是虚荣,而是不愿意遭受虚荣者的嘲笑。40.在灵魂深处,少平并没有看低自己,两人生活中的处境差异太大,使他之所以不再和晓霞联系,但少平不认为他所走的道路就比晓霞上大学低贱,是的,少平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备受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作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少平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生活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得来的更有滋味。(少平的苦难学说)41.读一些伟人传记,不是指望自己也成为伟人,而是要学习伟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读书的意义)42.书把少平从沉重的生活中拉了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至被劳动压得麻木不仁,通过不断的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的对待欢乐和幸福。(读书的意义)43.人就得闯出来,安安稳稳活一辈子,还不如痛痛快快的甩几下就死了,即使受点磨难,只要多经历一些世事,死了也不后悔。(金波的对待生活的炙热)44.只要自己诚信待人,别人也才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45.你这样装死狗,今年下来叫你老娘和你三个嫩妈吃风屙屎呀。(骂人的艺术)46.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的去战胜困难。47.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解决问题。48.农民家的孩子,他们的第一堂课就是劳动。49.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有没有比你更深沉的苦难,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50.只有永运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
平凡的世界(套装共3册)读书笔记 第(2)篇路遥《平凡的世界》
久闻这是一部近现代国内为数不多的长篇巨著,可刚收到快递时,拿着厚厚的三大本,还是觉得压力不小。读书的过程,从开始时信心不足到中间时兴致盎然,再到最后意犹未尽,真是舍不得看完。
听说作者为了搞创作,6年时间深居浅出、身临其境,在窑洞里体验生活,奋笔疾书。这样的工作精神和创作态度,无怪乎能产出如此真实、真正的良心之作!小说的笔调特别细腻又触人心弦,偶尔自抒自话、自问自答,就像那部《追风筝的人》,感觉作者就在你眼前,跟你念叨着、互动着……
这是一部反映七八十年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小说,又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如果说,时间上距离现今五十余年,显得过于遥远~那么就用一个个位数字来形容:1代,我们和那段历史仅仅差了一代人!
书中的主线由孙姓一大家人贯穿,围绕一个小村子,孙家、金家、田家三个大家族一一铺展开。两个突出的主角:能干的孙老大,朴实敦厚的性格,有思想、肯担当,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勇气冲破世俗,辜负了一段青梅竹马的爱情。好学的孙老二,勤奋上进的个性,有勇气、肯吃苦,唯一缺憾的是没有得到命运的眷顾,痛失了一段情投意合的爱情。
内容分为三部,第一部的主题是愚昧、落后。愚昧的农民守着公家的一亩三分地,在组织的号召下,拼着牛劲挣着公分,帮衬着一家老小,扒拉着大锅里的一点儿糙粮,饿着肚皮;愚昧的农村守着破规矩,养着懒汉、累着勤人,看起来团结友爱,背后压抑着人们劳动的积极性;愚昧的社会号召着吃大锅饭,被一群恶势力操控着,表面虚假繁荣,内地搞政治阴谋。愚昧、愚昧、愚昧,不是明里批斗、就是暗处剥夺。整个社会只有落后。
第二部的主题是知识、觉醒。饱受饥寒折磨,贫穷压制的农二代们渐渐成长起来,知识改变了他们的眼界和格局,人生正在这一代人身上改写;农村成长起来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慢慢登上了政治舞台,农村的田野上出现了希望的曙光;是非颠倒的社会开始矫正过往,改革局面势不可挡,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整个社会正在觉醒。
第三部的主题是劳动、新生。娃娃从小看到大,曾经不安分的农村娃成了劳动好手、创业新兵,万元户、带头人,劳动为他们带来的不只是财富,还有荣耀;农村的大地上,曾经被愚昧无知糟蹋得千疮百孔,如今殷红新鲜的劳动热血浇灌着它、抚慰着它~渐渐地,它也绽开了笑脸,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社会从大跃进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个人承包经营为合法合理的劳动者提供了体面的生活,同时劳动也从体力到脑力,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价值。整个社会获得新生。
结局似乎是不完美中的完美,主人公们顺应着坏的、好的环境,有悲也有喜,正处在人生的巅峰,却迎来了悲欢离合。不知道是作者的悲观,还是时代的矫情。
一个新旧交替的特定年代,旧思想与新思潮的激烈碰撞着,个人的婚姻、社会的变革,一次次遭遇无情的破坏,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无力感在每个人胸中憋闷着。喊着反对资本主义的口号、大肆举着阶级对立的旗帜,多少年,那么沉重的大帽子结实地压垮了农民的生计、农村的经济、农业的转机。
那些曾是我们的父母经历的过往,又一次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书中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时期的农村。贫农、中农、富农到地主,“家庭成分”这样的字眼,想必现在的九零后和零零后都不曾耳闻。记得小学时填过的表格里还有过这一项,就是这样曾经敏感的政治字眼,害死了多少人、扭曲了多少人。
我们这一代夹在这样的历史与未知的历史之间,阻断了贫穷饥饿、磨平了困顿艰辛。曾经的苦难磨砺出父辈多少高贵的品质,我们又沿袭了多少?父母把奋斗拼搏来的最好的生活,借我们之手送给了下一代。我们又将为父母做点儿什么,给后代留点儿什么?承上启下的我们,更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吧,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了解到那一段震撼的历史,让他们感悟出祖父母的伟大,让他们更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套装共3册)读书笔记 第(3)篇九月初开始读的《平凡的世界》,共有有三本,目前只读完了第一部。很感动,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原西,平凡的双水村,哭咽河,平凡的人。那个时代,农村人们很穷,读不起书,贫苦人家的孩子中学读完之后能选择的路只有劳动。正如少平所说“这个地方改变了我农民的面貌,却没完全改变,让我稍稍有了城市面貌,却也洗不净我农民的面孔” 。所吃的食物只有黑馍,极少的白馍,吃不起米饭,只能吃粥。时常在想,是什么能让他们生活下去,不,只能说是生存下去!我想,是信仰,人们的信仰是下一代,能让下一代过得好就行。上学-劳动-结婚生子-下一代 构成了人们一生的轨迹。能让儿女上好学,能让孩子娶媳妇,苦,穷又算什么?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那个地方,人心很淳朴,人心很善良,情感很纯洁。读的过程中,有许多次心灵的碰撞。路遥笔下的人物都是那么的平凡,却都是那么的不平凡, 孙少平,孙少安,在村子领导人的眼中都有一种非凡的气质,都是“思想前卫”的人,这正是他们的不平凡。在困苦的环境中成长,提升,不抱怨,肯吃苦,这正是人生的真谛。不因环境而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放弃改变自己!n总之,读完第一部很扎心。于2017.9.18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