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拜读渡边老师的作品。不得不叹服其对男人和女人的心理刻画,大多深刻而精准。即便是面对深爱的女人,男人依旧是任性,自私,犹豫不决的。女人大体是敏感,矛盾,和相对坚定的。起初,女人是不确定的,总喜欢问各种问题以求精神上的安稳,男人则总是不自觉的逃避,总的来说男人是只可短线操作的物种,不太思考以后。最终当女人能下定决心的时候,就觉得男人是在被牵着走了。多少有点儿男人最后是在心甘情愿中被爱人逼上了绝路的感觉。(题外话,当读到男人那种既想要维持家庭,又想要与女人就这样保持关系的想法的时候,实在是气愤。觉得怎么可以这么自私呢。也许是历史的遗留问题。男人大概太习惯把心力和体力分散到多个女人身上吧。不是我女权,是女人对待这些事本来就更挑剔和坚定。应该有相当一部分男人觉得彩旗飘飘红旗不倒是件光荣的事情吧。唾弃一下)也许因为作者的性别限制,觉得对男性的刻画会更完整一些,对女性的描述还欠缺一些。读到后半段,觉得这个女子着实有些极端,疯狂,把对爱情的占有欲演译的淋漓尽致。但她是幸福的,因为有一个男人愿意配合她演下去。不得不想到若真的遇到这样的女子,大多男人都会觉得遇到神经病,然后就逃之夭夭了吧。越思考就越觉得这里的水深不可测,太多可以探讨的事情了。爱情本来就是复杂的命题。放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会出现不同的结局。不管怎样,依然在此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彼此相爱的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持终究是值得被歌颂的。最后的小小愿望,希望我爱的人和真心爱我的人都可以幸福。
失乐园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大致翻着看了一些
你有相知多年的爱人吗?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吗?
你们保证能够永远恩爱如初吗?不,不能。谁都不能这么保证。本书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我曾有一阵对那些相互扶持、经历过岁月洗礼的伴侣很感兴趣。他们决定在一起的初衷都是因为爱情,可后来,漫长甜蜜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细枝末节,也浸透到他们的爱中,所以老两口,早已模糊爱情的界限了,不管对爱人有多少爱情,几十年下来都已经习惯了,习惯一起听戏看报聊聊家常看看儿女……说有纯粹的爱,那是假话,但又不全是亲情。爱情与亲情浇灌了老夫妻之间的牵挂,成了铁三角式的稳定结构。
可是有时,今日的爱人与昨日的爱人相比,差不了多少,对你的浓情蜜意依旧在,可是,还是有七年之痒之类的情况。一天和一天差不了多少,七年之后却能分道扬镳,也许还抗不过七年。于是两人激情散去,发觉对方早已不是当时许给诺言的人,早早提前散场。
我想表达什么呢?我的想法就是,渡边淳一想追求至纯的爱情,爱情氧化成亲情那种的岁月夫妻他看不上,但是只有爱情根本熬不下去,迟早两个人会玩完。所以男女主人公选择了在他们爱情最高峰的时候死去。男女主人公各有家庭,当初结婚时两对夫妻也有美好的勾勒,后来呢,还不是出轨了,他们无法体验到岁月夫妻的平淡幸福,觉得这种生活不适合自己,但是又遇见对方,彼此有了至纯爱情,但当爱情走上高峰之后只能走下坡路,所以选择死亡。
能说什么好呢?我没有什么独特有感悟的个人经历,不懂婚姻中带来的幸福和痛,难以理解这本书描绘的想法,对于纯真爱情也不是很期待,有就有,没有就不强求。选择死亡来保证最美爱情,渡边淳一说了,他做不到,当然能做到的还是少数。
这本书其实有些污……我承认污者自污 不说了 还是推理适合我
失乐园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不知为何 我很想哭
爱到极致就是死,这是本书所传达的。其实,如果不是作者说过他不是宣扬消极主义而只是纯粹从爱与性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念,我真觉得这本书不适合给人看,应该列为禁书。
但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真实与无尽呐。让我知道,原来爱可以真的不顾一切,性可以描写得如此自然,死可以完全没有负担。然而,我们真的很难理解男女主人公。应该是世人都无法理解吧,就像里面所说的,他们可能是人群中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里面幸福到至极的一对。
世人觉得爱是从相遇相识相知相爱整个过程,包含了整个人生,就是白头偕老。而这个过程中,爱开始是爱情,但是渐渐会变成亲情。这恰恰是主人公不能容忍的。他们的爱就是性,性就是爱,当性爱到幸福的极致就是他们的唯一。为了一起,抛弃家人朋友乃至被社会孤立,成为两个无比孤独的人。然而,这时确是他们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你不懂,真的不懂。为什么他们会不知廉耻无时无刻在做爱,而且他们都是有家庭的啊?为什么他们为了对方会放弃一切,即使最亲近的家人?为什么他们不选择离婚而重新结合?为什么他们都在一起了还要选择自杀?为什么他们要做爱到极致才自杀?真的有很多为什么!明明作者有解释,然而就是不懂,真的不懂。
假如是你,我觉得我不会这么做,但我好像有点理解他们。整本书作者给我们的感官很强烈,尤其关于人的价值观和生命观希望大家看完不觉得这很奇怪很荒谬。喜欢就好,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