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知道小米这个品牌的时候就知道了“为发烧而生”这句话,再加上饥饿营销所造成的不同意见阵营的对峙,以及后来小米一个又一个爆款产品的出现,都确实说明了小米营销的强大,但是小米也有做的不那么成功的产品,比如米聊,这也说明了产品本身的重要地位。
一直跟同事和朋友开玩笑说只要核心产品有足够大的竞争力,页面做的再丑,功能做的再反人类也会有人买单,在产品足够优秀的基础上,做好设计、体验和营销是锦上添花,而不应该是雪中送炭。
再说忠诚度的问题,很多团队会花很大人力和财力去做各种营销活动,或者蹭一些现象级活动的热点去拉新或者提高日活,但是在后续的用户留存方面显得疲软,究其原因还是核心产品竞争力不足,靠短期活动难以维持长期的热度。
猪在风口也能飞,有人说,风停了,摔得狠的就是飞得高的,那么其实可以不要迎着阵风去飞,试着站在不容易停的风的风口呢,或者风往哪吹,就往哪飞,至少可以飞的久一点,再或者,飞起来之后,找到一个更高的平台站稳,再寻找下一个风口,继续往上飞……
最后,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太阳]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书笔记 第(2)篇小米是一家很会做营销的公司,和用户做朋友,但随着互联网发展节奏的加快,营销手段是很容易被同行业竞争者攫取的。小米7年前率先发布了“青春版”手机,随后荣耀等友商也争相模仿;小米注重设计,ov两家也慢慢从屌丝专用衍生出了高端机型,连小米本身也不得不学友商打广告,请代言人。
小米手机最初主打性价比,但友商的势头很猛,今年8月魅族16th发布2699(最便宜的骁龙845),逼得小米旗舰款mix2s从2999降到2699。
小米之家越来越多以后,更多的外包员工涌入,这些在一线的服务人员是否真正热爱小米的文化?是否能做到像三四线城市的ov店的销售人员一样热情,专业?
互联网的发展节奏很快,谁也不敢保证10年后的中国哪家公司会是领头羊。诚然雷总的个人魅力很强,但企业发展到后期就要思考自己的方向,让公司的业务架构和发展方向适配。希望小米如今年919发布会上所言,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科技的乐趣!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读书笔记 第(3)篇作为一个曾经的末流营销实习生,可能因为接触的case实在太少,书中的很多东西只能去理解,能产生共鸣的有点少(很多东西是站在一个公司,部门的leader的角度去谈,但这确实也是我本身经验不足造成的问题)n但不得不承认作者是一个很懂互联网思维很懂人很懂生活这样一个人。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产品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用户关系加强了,如何去产生强用户关系,如何去利用强用户关系,这种强用户关系其作用和意义在哪里,这是我认为全书在述说的三个点。还是觉得自己挺欠缺的,如果早些关注小米关注互联网,其中的很多案例如今看来应该感觉不一样了吧。但光从书中可以看出,小米是一家梦想驱动型公司,雷军和阿黎是极热爱生活的两个人。极爱生活之人必有梦想。比目的驱动型人才更牛逼的应该就是梦想驱动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