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写给迷茫不安的年轻人读书笔记1000字(3)篇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写给迷茫不安的年轻人
作者:俞敏洪
本书就是这些记录文字的呈现。全书精选了104篇文章,针对当下年轻人面临的一系列困扰,按青春、理想、心态、亲情、友情、人生、教育等主题,呈现出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在这个充斥着不安感的浮躁社会,给年轻人内心坚强的力量,让每个人思考应该怎样更积极地度过人生。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写给迷茫不安的年轻人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梦想啊,是将来回忆时让你热泪盈眶的事儿

俞敏洪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有过这样一段话:

电影中成东青曾经说过一句话:梦想是让你一直坚持、觉得特别幸福的事儿。我觉得梦想是将来回忆时让你热泪盈眶的事儿。

那么,就暂且把它作为标题吧~

这本书读下来和我读《皮囊》有某些地方相似,内心都有所触动,但又不知如何动笔,就好像有无数个点触动你的神经,可是又归纳不了一篇系统的文章。很纠结啊。

01

所谓传奇人物,只是做了一般人认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摘抄一下,作为激励:很多人只是认认真真比别人多做了一点事情,或者做事的方式独特了一些,就被叫作传奇人物了。其实,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努力和用心一点,做出了一般人认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当俞敏洪被媒体冠以“传奇人物”的称号时,他觉得很好笑,在他的心里自己再普通不过,甚至觉得自己很笨,因为从小到大成绩都很一般。但在我们普通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位传奇人物,创立了新东方,并成为中国大陆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教育培训机构。

或许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因为脑子不够用,只能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所以新东方就起来了。

但这样的一心一意又何尝不是一种传奇?

02

做人就要跟着牛人跑,这样你会不知不觉跑得更快。

俞敏洪说“也许是因为天资愚笨,我总是羡慕那些比我优秀的人,追随在他们后面,还热心地为他们做事。我的优点之一就是从来不嫉妒比我优秀的人,而总是努力模仿他们,把他们作为我学习的榜样。正是这一优点成就了我的今天。”

由于天资愚笨,我也会经常羡慕那些比我优秀的人,羡慕他们多才多艺,羡慕他们学东西快,羡慕他们做什么都能成功。

我有一个大学舍友,她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不,应该是学神。我记得当年的传播学考试,

我吭哧吭哧背了半天,结果只考了82分。而她是满分。

没错,是满分,这种情况往届也没有出现过。老师还在朋友圈炫耀过有一位学生得了满分,要知道这门课同时还挂掉了一大批人。

从此,我对她刮目相看。她也成为我心中一个屹立不倒的学神,每当我不思进取,很迷茫的时候,我会跟她聊聊天,听听她的想法。因为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不会让自己沉沦。

她的不服输,她对自己的高要求,她的拼命精神,总是让我自惭形秽,也让我有一种危机意识,我不想跟同龄人差距太远,所以我也不能放弃努力。

03

人生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在犹豫不决和左右徘徊中与你擦肩而过。

俞敏洪说“不要在选择上花太多的时间,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再犹豫,在一条路上坚持走下去,通常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最近我也在经历一些选择,很显然,我为这份选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到现在都还没有做出决定。

从年前开始,我就想着搬出去,不再跟同学合租,但由于还有换工作的想法,所以一直没有把这个计划落实,就这样一直拖着。

我总把它说成是北京不易,不得不对生活妥协。

在北京生活很不容易么?是的。单房租就是一项很大的支出,再加上押一付三,成本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而我如果搬家了,万一工作有了变动,就有可能会重新搬家,重新找房子,很麻烦,还很费钱。所以,我在将就,我在对生活屈服。

我这个人对光线很敏感,每次舍友晚上12点还在开着电脑,总之她不睡觉我也睡不着。这个时候,我就会特别烦,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提过好几次,但她已经养成了晚睡的习惯。

晚睡的后果是早晨起不来,以前我的作息是11点睡觉,7点起床。现在变成了12点之后才睡觉,7点50才迷迷糊糊爬起来。

在我看来,这样的生活糟糕透了。

可是我囿于现实,选择了将就。只能说我是一个爱纠结的人,做事优柔寡断,少了一些果敢和勇气。在选择上总是畏手畏脚,没有年轻人应有的样子。

04

人生30岁之前不犹豫,30岁之后不后悔”,这是值得大家借鉴的一句话。

俞敏洪说:人一辈子有两件大事要做:一是尽量去享受生命的美好;二是成就一番事业,获得做人的尊严。

做好现在你能做的,然后,一切都会好的。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写给迷茫不安的年轻人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中国梦 祖国颂)。是古老文明与新思想的整合资源“活化石”,是智慧和激情的“火花塞”。

中国未来道路在哪?

这是跌宕起伏

的时代“演练大本营”。

哪里是奇迹的“发源地”,

《吉尼斯中国之夜》

为我们铺上了“金砖”。

你们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

2020.10.1,不朽的“圣火令”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写给迷茫不安的年轻人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曾在杨绛的文字中看到唯有身处底层的人可以看到人世间百态。从这本书中发现表面看着“成功”的人,也在经历普通人的生活。一个从自卑到自信的人写的很真实,从乡村出来的他到北京后感觉到的不公平;面对身边部长、教授的同班同学的孩子;从城市里出来的同学,他奋力追赶,最后发现自己仍然处于中等水平。期间还生了一场大病,大病初愈后,不在奋力追赶,他自己开始慢慢欣赏生活的美好,坐看云起,找到了生命中最原始的动力。毕业后因为好多同学去了外交部、出国......自己被留在本校,不得不当一个好老师。后续看到自己的人生尽头辞掉工作,创办了公司。工作中他提出了使命感为最高目标,交往中提出给最优秀人的学习,后天的持续性学习比聪明更重要。看到杨振宁教授80多岁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以为四十岁的他不会再改变世界的他,他把自己的规划延到了80多岁,在想着为教育尽自己的力量。给这本书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在自己空虚的时候,倒不如去读本书,看个风景,帮助一个人;空读书不去实践,也只是空读 ;教育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任何时候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得已对学生的严格是带有爱心的;一个目标达成后去制定下一个目标,不让自己心灵空虚太多。[太阳][太阳]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