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读书笔记(3)篇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
作者:科里·帕特森 约瑟夫·格雷尼 罗恩·麦克米兰 艾尔·史威茨勒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说得切中要点,让对方清楚知道你的看法,是一种能力;说得圆满得体,让对方自动反省,是一种智慧。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事半功倍地轻松面对。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读书笔记 第(1)篇

最近在新闻上总是能够看到很多人为造成的悲剧,两个恋人因为激烈的争吵,一个人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撞向另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在路虎车里引火自焚;又或者是研究生受不了导师的压制而选择跳楼身亡。

仔细想一想,生活中的很多悲剧,其实都是因为彼此没有能够很好地沟通造成的。在婚姻中,经常会发生冷暴力;在职场上,经常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为谈不拢而暴跳如雷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没有接受过什么高效的“沟通”训练,都是在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沟通模式,但是父母、甚至老师的沟通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事实上,很多是错误的。

这才导致,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和危机时,我们在错误的沟通方式上越走越远,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实想要正确地沟通并不难。《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这本书里就给出了解决之道。

这本书讲到了关键对话的重要性、如何关注对话的目标、如何在对话中营造安全感、如何正确高效地沟通、如何用一种新型的沟通模式来滋养人际关系等等。

这本书的作者一共有四位,第一位是凯瑞·派特森,在斯坦福大学从事组织行为方面的博士研究工作;后三位分别是,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这三位都是著名的演讲师以及企业咨询顾问,给世界500强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一、什么是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和普通对话不一样,比如一对恋人在吃饭的时候,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吵起来了,这就不是关键对话。

所谓关键对话,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三个要素,分别是,观点存在很大差异、结果存在很高风险以及双方情绪激烈。

如果这对恋人在吃饭的时候,因为沟通不顺畅,大打出手,那么普通对话就上升为关键对话。

通常,人们在应对关键对话时,会出现逃避、顺从、沉默、激烈对抗这几种反应方式。

但这几种方式都不是真正有效的沟通方式,即使是选择顺从对方以避免冲突的人,也是在违背沟通的本质,因为违心服从的人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看法,他们只不过是暂时委屈自己来将就别人。

这种“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实际上才是沟通最大的敌人。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协同”,既不委屈自己,又能够满足他人,听起来有点“鱼与熊掌兼得”的贪婪,但沟通的本质就是人和人在传递思想与情感的过程中,努力达到顺畅的一致性。

你可以保持你的观点,我可以维持我的态度,即使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两个相反的“两级”也仍然能够寻求到新的解决之道。

就如同一个三角形,你是一个“角”,我是一个“角”,即使我们相距很远,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在我们的上方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标点”,这个标点就是“我们”的解决之道,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是我们的。

这跟史蒂芬·柯维所说的第三选择有点类似。如果两个人无法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找到解决之道,那么就需要考虑在平行线之外的空间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人际关系。

二、如何应对关键对话?

两个人对话产生激烈的冲突,无非就是我不同意你说的,你也不同意我说的,无法求同存异,并在相互攻击的过程中导致矛盾升级。

那么有什么方式来应对关键对话呢?作者主要给出了两个方法:明确对话目的、营造安全感。

这两个方法看似简单,不过每一个方法都是一个见招拆招的“利器””。

一、明确对话目的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话、沟通都是随心情或者散漫式的,讲到哪儿说到哪儿,很少会像商务谈判、老师开家长会那样正襟危坐,专注地解决问题。

但事实证明,像商务谈判这种沟通方式的效率会更高,而且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更小。

原因是什么?因为彼此事先都会说出各自的目标,双方的谈判都是在朝着对方可以接受的目标靠近,你让步一点,我让步一点,最后达成双赢,都从中获得“好处”,皆大欢喜。

在关键对话时,如果彼此先说出各自明确的诉求,同时给对话确定一个“共同目标”,那对话就有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一旦对话偏离了这个目标,双方就可以进行“矫正”,从而避免关键对话走向“恶化”。

具体来讲,就是在进入关键对话之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没有目标的对话,就像在狂风暴雨中行进的小船,随时有翻船的危险。确定好对话目标,能够避免陷入,要么击败对方、要么逃避或退出的两极化选择,目标对双方都有益,“风暴”才更有可能停下来。

二、营造安全感

为什么很多人在关键对话中总是会丧失理智,陷入剧烈的情绪波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缺乏“双路处理”的能力。

什么叫“双路处理”?就是一个人在对话中,既能够关注对话的内容,同时又能够关注对话的氛围。

关注对话的氛围包括,对话是在什么时候陷入危机的?我在什么时刻感受到了对方的攻击?对方的情绪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波动?面对压力和攻击,我和对方分别有怎样的反应和应对方式?

这些都是需要在对话中留意的,如果有这样的“感知对话氛围”的能力,能够看到对话氛围趋向紧张的“预警信号”,就可以提早采取行动,比如暂停对话,防止关键对话继续恶化。

营造安全感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观察这些细节,也就是要学会看和听。

在关键对话中,引起双方特别没有安全感的行为通常包括控制、贴标签、人格侮辱和攻击、威胁恐吓等。

如果不避开这些“雷区”,那对话的安全性显然是无法建立的。我们可以通过赞美、补充说明、比较、道歉等方式来替代这些攻击性很强的对话方式。

毕竟谁也不喜欢在剑拔弩张的氛围下对话,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话:“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给对方尊重、给对方面子是营造安全感最快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正如这本书里所说的:“尊重感就像空气,当它存在时,没有人会想到它,但是,当你把它拿走,人们脑袋里想的就只有尊重。”一旦人们感到不安全,自身的防御系统就会启动,那无论是普通对话,还是关键对话,都会在“高度戒备”中进行。

但说归说,做归做,真正行动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些顽固不化的人,想要让他们尊重别人、想要让他们做出些许妥协和让步,简直比登天还难。

我们是无法控制别人的,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实际上也是在影响对方,就像下棋一样,对方会根据你的棋步来决定他要走的下一步,不管他下一步怎么走,先走好自己的这一步再说。

关键对话其实就像是人生的关键时刻,考验着我们会如何应对,如何解决。如果不去用好的、高效的处理方式来替代坏的、无益的方式,那这些时刻就会一直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能够正确处理“关键对话”的人,都是深谙沟通之道的人,而会沟通的人,在任何时代,都能够营造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事业和人生。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读书笔记 第(2)篇

契机】:阅读时,一个念头,如果用《金字塔原理》来写《关键对话》“汇报”书评,于是。。。


前情知识回顾:

【金字塔结构】:塔尖→塔身→塔基

塔尖:中心思想G
塔身:支撑G的一级论点A、B、C
塔基:支撑一级论点的二级论点A1、A2、A3

【三个版本】:

汇报时间1分钟→说到第一层(塔尖);
汇报时间2分钟→说到第二层(塔身);
汇报时间5分钟→说到第三层(塔基)。

—————————

话不多说,开启正文:

【关键对话&金字塔结构】:

第一层:关键对话的两大原则A、B

第二层:支撑原则A的思路a,支撑原则B的思路b1、b2、b3、b4

第三层:思路a和思路b1、b2、b3、b4相对应的具体方法


【一分钟版】:(精华版)

关键对话的两大原则:

1、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清晰我希望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目标。

(注意:牢记目标,不要偏离这个方向)

2、营造安全沟通氛围,始终维护对方的安全感。

(注意:让对方毫无心理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

只要记住:(自己的)目的+(对方的)安全感

【二分钟版】:(打码中~)

略(脑补“感人”画面:3分钟-1分钟)


【五分钟版】:(完整版)

一、什么是关键对话?

1、定义:日常对话的“升级加强版”:

双方观点不同、情绪对抗、含有风险的日常对话

结果会对造成巨大的影响的日常对话

2、三个特征:不同观点+高风险+强烈情绪


二、如何应对一场关键对话?

1、两大原则:

原则1:明确目的(要达到什么目标)

原则2:全程给安全感(狮子+变身→巨蟹座)


2、思路与方法:

原则1:【明确目的】

思路:从“心”开始

方法1:自问法

“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我想为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如果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方法2:对比法

首先,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
最后,提出一个建设性的问题(如何获得真正目的,又避免不想要的目标)

即,拒绝“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式的选择)


原则2:【全程给安全感】

思路1:营造安全氛围

方法:建立共同目的+相互尊重

a共同目的——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对话过程中关注他们的目的?是否认同你的对话动机?
b互相尊重——在对话过程中,对方是否感到你尊重他们?

(注:在必要时,请,道歉)


思路2:陈述事实

方法:综合陈述法

a分享事实经过。从争议少的事实谈起;
b说出你的想法。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
c征询对方观点。了解对方产生的想法;
d做出试探表述;
e鼓励做出尝试。

思路3:了解真实动机

方法:倾听法

a询问对方的观点(我想了解你的看法);
b确认对方感受(是的,我理解你的感受);
c重新描述你听到的话(我理解,说说你吧);
d再做主动引导(你是这样想的吗)。

小结:

知道自己真的要的是什么。

建立安全感,气氛出现紧张,则重回这个环节。

避开情绪,用事实解决问题。

走不通时,想想对方的动机,再开始。


三、如何把一场关键对话转变成决策?

目标:对话→决策(把关键对话变成一致的行动)

【四种决策方式】:

1、命令式(权限分明时)

背景:没有选择权力或主动让渡选择权

应对:这种方式时,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决策,而是去执行决策。


2、顾问式

背景:了解他人观点,(自己)做出最终选择。

适合:明智的领导、父母、夫妻。


3、投票式

背景:更关注时间问题,不愿为此进行永无休止的讨论。对各种方案稍作讨论,然后便进行投票。

适合:强调效率的决策场合,你只需在几种现成的方案中挑选一个即可。


4、共识式

好处:能带来巨大的统一性和高质量的决策方案。

弊端:应用不当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适合:高风险的复杂问题,或者每个决策者都必须支持最终选择的问题。


————————

(完结)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读书笔记 第(3)篇

书中提到的内容对我很有价值,对于和人的沟通,解决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的总结是:

1.认识到哪些些时刻我们进入了关键对话

2.关键对话的常规处理手法

①暴力面对

②沉默逃避

③主动积极的沟通(方式在下方)

2.面对关键对话的正确处理方式

①始终明确这次谈话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避免人们因为谈话升级进去的争强好胜以及尊严维护)

②强硬的逻辑

③柔和的语气

④充分的尊重

(②③④共同维持了①成功进行的安全氛围)

还有就是介绍了一些大家都明白的一些小技巧

但是我感觉核心内容在前200页就说完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全书,很感谢作者们,不过确实有些冗余过多了[微笑]

这本书还是推荐,不过后半部分可以快速阅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