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新闻上总是能够看到很多人为造成的悲剧,两个恋人因为激烈的争吵,一个人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撞向另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在路虎车里引火自焚;又或者是研究生受不了导师的压制而选择跳楼身亡。
仔细想一想,生活中的很多悲剧,其实都是因为彼此没有能够很好地沟通造成的。在婚姻中,经常会发生冷暴力;在职场上,经常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为谈不拢而暴跳如雷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没有接受过什么高效的“沟通”训练,都是在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沟通模式,但是父母、甚至老师的沟通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事实上,很多是错误的。
这才导致,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和危机时,我们在错误的沟通方式上越走越远,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实想要正确地沟通并不难。《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这本书里就给出了解决之道。
这本书讲到了关键对话的重要性、如何关注对话的目标、如何在对话中营造安全感、如何正确高效地沟通、如何用一种新型的沟通模式来滋养人际关系等等。
这本书的作者一共有四位,第一位是凯瑞·派特森,在斯坦福大学从事组织行为方面的博士研究工作;后三位分别是,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这三位都是著名的演讲师以及企业咨询顾问,给世界500强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一、什么是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和普通对话不一样,比如一对恋人在吃饭的时候,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吵起来了,这就不是关键对话。
所谓关键对话,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三个要素,分别是,观点存在很大差异、结果存在很高风险以及双方情绪激烈。
如果这对恋人在吃饭的时候,因为沟通不顺畅,大打出手,那么普通对话就上升为关键对话。
通常,人们在应对关键对话时,会出现逃避、顺从、沉默、激烈对抗这几种反应方式。
但这几种方式都不是真正有效的沟通方式,即使是选择顺从对方以避免冲突的人,也是在违背沟通的本质,因为违心服从的人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看法,他们只不过是暂时委屈自己来将就别人。
这种“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实际上才是沟通最大的敌人。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协同”,既不委屈自己,又能够满足他人,听起来有点“鱼与熊掌兼得”的贪婪,但沟通的本质就是人和人在传递思想与情感的过程中,努力达到顺畅的一致性。
你可以保持你的观点,我可以维持我的态度,即使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两个相反的“两级”也仍然能够寻求到新的解决之道。
就如同一个三角形,你是一个“角”,我是一个“角”,即使我们相距很远,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在我们的上方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标点”,这个标点就是“我们”的解决之道,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是我们的。
这跟史蒂芬·柯维所说的第三选择有点类似。如果两个人无法在同一条平行线上找到解决之道,那么就需要考虑在平行线之外的空间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人际关系。
二、如何应对关键对话?
两个人对话产生激烈的冲突,无非就是我不同意你说的,你也不同意我说的,无法求同存异,并在相互攻击的过程中导致矛盾升级。
那么有什么方式来应对关键对话呢?作者主要给出了两个方法:明确对话目的、营造安全感。
这两个方法看似简单,不过每一个方法都是一个见招拆招的“利器””。
一、明确对话目的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话、沟通都是随心情或者散漫式的,讲到哪儿说到哪儿,很少会像商务谈判、老师开家长会那样正襟危坐,专注地解决问题。
但事实证明,像商务谈判这种沟通方式的效率会更高,而且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更小。
原因是什么?因为彼此事先都会说出各自的目标,双方的谈判都是在朝着对方可以接受的目标靠近,你让步一点,我让步一点,最后达成双赢,都从中获得“好处”,皆大欢喜。
在关键对话时,如果彼此先说出各自明确的诉求,同时给对话确定一个“共同目标”,那对话就有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一旦对话偏离了这个目标,双方就可以进行“矫正”,从而避免关键对话走向“恶化”。
具体来讲,就是在进入关键对话之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没有目标的对话,就像在狂风暴雨中行进的小船,随时有翻船的危险。确定好对话目标,能够避免陷入,要么击败对方、要么逃避或退出的两极化选择,目标对双方都有益,“风暴”才更有可能停下来。
二、营造安全感
为什么很多人在关键对话中总是会丧失理智,陷入剧烈的情绪波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缺乏“双路处理”的能力。
什么叫“双路处理”?就是一个人在对话中,既能够关注对话的内容,同时又能够关注对话的氛围。
关注对话的氛围包括,对话是在什么时候陷入危机的?我在什么时刻感受到了对方的攻击?对方的情绪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波动?面对压力和攻击,我和对方分别有怎样的反应和应对方式?
这些都是需要在对话中留意的,如果有这样的“感知对话氛围”的能力,能够看到对话氛围趋向紧张的“预警信号”,就可以提早采取行动,比如暂停对话,防止关键对话继续恶化。
营造安全感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观察这些细节,也就是要学会看和听。
在关键对话中,引起双方特别没有安全感的行为通常包括控制、贴标签、人格侮辱和攻击、威胁恐吓等。
如果不避开这些“雷区”,那对话的安全性显然是无法建立的。我们可以通过赞美、补充说明、比较、道歉等方式来替代这些攻击性很强的对话方式。
毕竟谁也不喜欢在剑拔弩张的氛围下对话,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话:“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给对方尊重、给对方面子是营造安全感最快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正如这本书里所说的:“尊重感就像空气,当它存在时,没有人会想到它,但是,当你把它拿走,人们脑袋里想的就只有尊重。”一旦人们感到不安全,自身的防御系统就会启动,那无论是普通对话,还是关键对话,都会在“高度戒备”中进行。
但说归说,做归做,真正行动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些顽固不化的人,想要让他们尊重别人、想要让他们做出些许妥协和让步,简直比登天还难。
我们是无法控制别人的,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实际上也是在影响对方,就像下棋一样,对方会根据你的棋步来决定他要走的下一步,不管他下一步怎么走,先走好自己的这一步再说。
关键对话其实就像是人生的关键时刻,考验着我们会如何应对,如何解决。如果不去用好的、高效的处理方式来替代坏的、无益的方式,那这些时刻就会一直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能够正确处理“关键对话”的人,都是深谙沟通之道的人,而会沟通的人,在任何时代,都能够营造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事业和人生。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读书笔记 第(2)篇【契机】:阅读时,一个念头,如果用《金字塔原理》来写《关键对话》“汇报”书评,于是。。。
前情知识回顾:
【金字塔结构】:塔尖→塔身→塔基
塔尖:中心思想G
塔身:支撑G的一级论点A、B、C
塔基:支撑一级论点的二级论点A1、A2、A3
【三个版本】:
汇报时间1分钟→说到第一层(塔尖);
汇报时间2分钟→说到第二层(塔身);
汇报时间5分钟→说到第三层(塔基)。
—————————
话不多说,开启正文:
【关键对话&金字塔结构】:
第一层:关键对话的两大原则A、B
第二层:支撑原则A的思路a,支撑原则B的思路b1、b2、b3、b4
第三层:思路a和思路b1、b2、b3、b4相对应的具体方法
【一分钟版】:(精华版)
关键对话的两大原则:
1、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清晰我希望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目标。
(注意:牢记目标,不要偏离这个方向)
2、营造安全沟通氛围,始终维护对方的安全感。
(注意:让对方毫无心理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
只要记住:(自己的)目的+(对方的)安全感
【二分钟版】:(打码中~)
略(脑补“感人”画面:3分钟-1分钟)
【五分钟版】:(完整版)
一、什么是关键对话?
1、定义:日常对话的“升级加强版”:
双方观点不同、情绪对抗、含有风险的日常对话
结果会对造成巨大的影响的日常对话
2、三个特征:不同观点+高风险+强烈情绪
二、如何应对一场关键对话?
1、两大原则:
原则1:明确目的(要达到什么目标)
原则2:全程给安全感(狮子+变身→巨蟹座)
2、思路与方法:
原则1:【明确目的】
思路:从“心”开始
方法1:自问法
“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我想为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如果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方法2:对比法
首先,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
最后,提出一个建设性的问题(如何获得真正目的,又避免不想要的目标)
即,拒绝“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式的选择)
原则2:【全程给安全感】
思路1:营造安全氛围
方法:建立共同目的+相互尊重
a共同目的——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对话过程中关注他们的目的?是否认同你的对话动机?
b互相尊重——在对话过程中,对方是否感到你尊重他们?
(注:在必要时,请,道歉)
思路2:陈述事实
方法:综合陈述法
a分享事实经过。从争议少的事实谈起;
b说出你的想法。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
c征询对方观点。了解对方产生的想法;
d做出试探表述;
e鼓励做出尝试。
思路3:了解真实动机
方法:倾听法
a询问对方的观点(我想了解你的看法);
b确认对方感受(是的,我理解你的感受);
c重新描述你听到的话(我理解,说说你吧);
d再做主动引导(你是这样想的吗)。
小结:
知道自己真的要的是什么。
建立安全感,气氛出现紧张,则重回这个环节。
避开情绪,用事实解决问题。
走不通时,想想对方的动机,再开始。
三、如何把一场关键对话转变成决策?
目标:对话→决策(把关键对话变成一致的行动)
【四种决策方式】:
1、命令式(权限分明时)
背景:没有选择权力或主动让渡选择权
应对:这种方式时,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决策,而是去执行决策。
2、顾问式
背景:了解他人观点,(自己)做出最终选择。
适合:明智的领导、父母、夫妻。
3、投票式
背景:更关注时间问题,不愿为此进行永无休止的讨论。对各种方案稍作讨论,然后便进行投票。
适合:强调效率的决策场合,你只需在几种现成的方案中挑选一个即可。
4、共识式
好处:能带来巨大的统一性和高质量的决策方案。
弊端:应用不当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适合:高风险的复杂问题,或者每个决策者都必须支持最终选择的问题。
————————
(完结)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读书笔记 第(3)篇书中提到的内容对我很有价值,对于和人的沟通,解决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的总结是:
1.认识到哪些些时刻我们进入了关键对话
2.关键对话的常规处理手法
①暴力面对
②沉默逃避
③主动积极的沟通(方式在下方)
2.面对关键对话的正确处理方式
①始终明确这次谈话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避免人们因为谈话升级进去的争强好胜以及尊严维护)
②强硬的逻辑
③柔和的语气
④充分的尊重
(②③④共同维持了①成功进行的安全氛围)
还有就是介绍了一些大家都明白的一些小技巧
但是我感觉核心内容在前200页就说完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全书,很感谢作者们,不过确实有些冗余过多了[微笑]
这本书还是推荐,不过后半部分可以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