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何本人没文化,看到这么好的小说却不知道说什么。人性刻画的很深刻,天浴里的女主从少女的害羞到最后的为了回去完全放开自己;扮演者里的男主深深融入毛主席这个角色里,不愿出来;审丑里的大爷与孙子嬉闹的画面,大爷宁可贫穷也不愿失去自尊,可是面对孙子,只得放下自尊,去做人体画像模特,最后只能强装幸福,“我孙子对我可好了,天天吃饺子,我都吃不下了”,真是心酸;倒淌河是最难懂的一篇,人称变化很多,你我他都指的是何夏,开始有点看懵了。后来才懂,爱情不是纯粹的,文明和野蛮不是爱情能够跨越的,何夏和阿尕,何夏和明丽,不能说不是爱情,也不是说爱不够深,只是几千年的文明接受不了“野蛮”的他(她)。何夏的父亲对古玩,何夏对水电站,执着至深,常人无法理解,对儿子来说是错,是没有责任心,是对家人无爱,是自私,对妻子对村里人来说是不切实际,是和命做反抗,是徒劳无功的。孰对孰错,难说的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或许最终的结局已是注定。少尉之死,少尉也是个可怜人,家境不好,被上级剥削,一时手重铸下大错;老囚里的姥爷出狱后被家里人看不起,呼来喝去,他只有唯一一个爱好就是去电影院看以为的女儿演的电影。在监狱时,姥爷甚至冒着生命威胁越狱去看女儿的电影,女儿即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是埋怨,因为父亲,她与女主角失之交臂,或许不告诉父亲这件事已是对父亲最大的宽容。颗韧是一条命途多舛的狗,母亲兄弟姐妹都被主人给杀了,可是即使这样,生活还是得继续,还是讨好主人,忠诚主人,为主人奉献生命,唉,傻狗子。
每个人都有故事,或沉重或深刻,生活在继续,故事也在继续。年纪大了,才觉得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才会有矛盾。
天浴读书笔记 第(2)篇“活泼泼的人性丑恶与阴惨惨的时代痼疾,纽绞而成一条生存之链,它绞杀了健全的个性,离异了正常的人格,将人渐次向非人蜕变。”——郭小东
或许是我太投入,我觉得《天浴》是个字字刺人的故事。七个故事,七段人生,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演绎着同一种令人窒息的悲怆。饱满而浓烈的文字,那些描写社会畸零人的神态、内心活动的语言充满了张力,满满的生命力和一点也不平庸的爱与恨,严歌苓的文字不是一针见血的锋利,而是一把钝器,一下一下磨搓着你的皮肉,让你疼得持久,痛得绵长,还不能声嘶力竭地哭嚎出来。
书中包括7篇短篇小说,其中天浴被拍成了电影,小说很短,寥寥几页,让人看到生的无奈,时代的残酷,也许文秀只有死了才是自由,谁知一走,就是永恒。还有审丑、老囚、少蔚之死,关于贫穷、关于亲情,一个个悲天悯人的故事,让人扼腕叹息。最后一篇爱犬颗韧,是写的一条藏犬和几个歌舞团人员之间的故事。人对待动物有时候是变态而残忍的,但是这只藏犬却一直忠于人类且勇敢。每一个短篇都是血淋淋的,细腻又残酷,把所有的血腥描绘的那么轻描淡写。
也许是经历过某种时代的残酷或者体验过听说过某种时代的模样,才能写出让人触目惊心的故事吧。
要写的感想太多,千言万语,文笔有限,难以言述。
——蕾儿️乔什看世界 写于2018.12.28重庆晚
天浴读书笔记 第(3)篇也在微信读书上读了好多本书了,第一次给了五颗心,本来还想再吝啬一点,可是实在不忍心,就算把第五颗心送给颗韧吧。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很深邃,有的我可以触及到一点作者的意图,有的全凭我自己瞎扯,但是的确是一部震慑了我的心灵的良心之作。
其实很难将这样深沉的作品与严歌苓那样一个美丽的女子联系起来,她有很多异与普通女子的经历,这造就了她与书的传奇一生。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多的是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这让我这个对社会心理有着某些兴趣的人,真的觉得很惊喜。
天浴里那个迫切回城,残害自己身心的女子和那个爱而不得的正人君子,最后在血水里洗净铅华。扮演者里那个栩栩如生,挺直了腰杆的男人以及他最后在大火里,眼里仍旧有的那种坚韧。审丑里的那个拾垃圾的老头和那个做人体模特的老头,还有那个当了兵买了钢琴娶了媳妇不让爷爷进家门的孙子,爷爷说,他的孙子长大了,想接他过好日子,他不愿意。 倒淌河里那个倔强斯文的男人和那个丑陋野蛮的女人。委屈又不委屈的少尉,残忍恶毒的法律。被坏时代折磨了一生的老囚犯,终起一生,也许也得不到女儿唤他一声爹。还有这条让我又想哭又想笑的藏犬。
同样的时代,有悲伤和哭泣,也会有感动和笑容。
时代也许会用尽力气将你踩在脚下,而你只需要鼓住勇气骄傲的站起来。
用狄更斯的话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看完小说再去看电影,常常会觉得差点什么,看完电影再来看小说,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味道。一个东西最好的样子,就是它最初的样子。